甘肅省永靖縣移民小學 魁永菊
目前我國教育改革的范圍逐漸擴大,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了教學與學生實際發展之前的吻合性。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同時還能夠保證學生的良好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重點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方式。
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主要因素,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在實際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能夠打破課堂與生活之間的局限性,不斷豐富課堂教學中的內容,進而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第二,對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創新,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學生思維模式培養需要不斷創新,保證其與時代發展的吻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應用和掌握。數學知識存在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只要仔細觀察,學生就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從生活化的角度進行教學,能夠對學生問題思考方式以及思維模式產生影響,使其在生活中發現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元素。
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關注程度較高,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就可以將生活中的情境作為背景,讓學生能夠將課堂內容以及生活情境相互組合。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真實環境中的事物作為基礎條件,并將其融入實際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以及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乘除”的過程中,可以模擬出學生購物的生活情境,超市中的薯片5元一袋,糖果1元一塊,可樂3元一瓶,則學生買了兩袋薯片、一瓶可樂以及8塊糖果,給收銀員100元錢,則收銀員需要找給學生多少錢?教師可以建立以上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商品購買中,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共消費5×2+3+8×1=21(元),100-21=79(元),則收銀員需要找給學生79元。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具有更強的感染性,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其中,這種方式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進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處理,能夠大大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使學生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學,因此要想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則必須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互結合,制定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平方米”相關概念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這一概念有深刻理解,教師可以在地面上圈出一平方米左右的面積,讓學生不斷進入這一區域中,直到站滿學生為止。假設該區域中大約站了5名同學,學生在腦海中就能夠大致知道一平方米的面積為多大,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空間感受,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空間概念。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一平方米對應的面積展示出來,其中包含5個小學生或者3個大人等,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
由于在小學不同年級,學生的心智發育情況不同,因此在實際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小學生多數處于前運算階段,在該階段,小學生并不具備逆向思維,但是在當今社會,小學生的思維也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與之前小學生發育相比,小學生的成熟度較早。因此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元素加入課堂中,例如教師在講解圖形認識的過程中,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重點放在平面圖形的認識中,讓學生將課堂以及生活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其中存在哪些圖形,例如操場上的國旗是長方形的、教室中的鐘表是圓形的、桌面是長方形的、橡皮是正方形的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充分仔細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重點放在立體圖形認識中,例如,籃球屬于球體,桌子和黑板等屬于長方體,并教學生認識立體圖形中的長、寬、高等,使其能夠對立體圖形進行全面了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發展規律,同時能夠提升教學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家長進行實時溝通,完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系統,家庭作為學生的第一課堂,家長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活化教學。例如,針對時間這一概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和家長在一分鐘之內完成一件事,有的學生在一分鐘之內完成了折紙,有的學生背誦了一段課文,這一過程可以與家長共同完成,家長也可以說說自己在剛才那一分鐘完成了哪些事,這種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良好溝通,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的價值,進而引導學生養成節約時間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如何保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應用措施,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將教學生活化充分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