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嘉峪關市長城路小學 蘆月琴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學習難點,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教育改革要求,趣味性教學方法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效率。
第一,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趣味性教學方法利用小游戲、趣味比賽等方式,使原來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在該學習氛圍下,小學生課程學習的參與度增加,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教學知識;第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較于其他學科,小學數學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更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通過趣味性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化概念進行具象化呈現,加深學生對抽象化概念的理解,使課堂教學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第三,推動教學方法創新。小學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階段,為了滿足新課改要求,需要多類型的教學方法輔助學生學習。趣味性教學方法為其他教學方式創新提供了參考依據,對加快小學教學模式創新有著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復雜程度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教師通過設置小游戲的方法,將較難理解的知識進行簡單化處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調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某小學教師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課程教學時,教學任務是讓學生認知人民幣的價值。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將教室內的角落區域布置成“超市”,在“超市”的貨架上放置筆、文具盒、作業本等物品,每個物品都標有相應的價格,由一名學生扮演超市收銀員,其他學生扮演顧客,教師在紙條上寫下20以內的數字,學生拿著“錢”去購買超市中的物品,教師要求所有錢數需要一次性花完。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加減法,很容易算出各物品之間的錢數關系。教師通過將“人民幣”這一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對人民幣價值有了充分認知,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舉辦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例如,某小學教師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課程教學中,制作了若干題板,題板上寫有一些乘法計算題。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計算數學題目。由第一名學生抽取答題板在黑板上進行計算,當第一名同學完成計算并且答案正確之后,再由第二名學生抽取答題板,在黑板上進行計算,總用時最少的小組取勝。為了減少相互抄襲的情況,教師設計足夠多的答題板,在個人計算過程中,若向其他人討教或小組成員給出提示,則小組最后成績增加十秒,以此規范比賽制度。對于獲勝的小組,教師除了給予口頭表揚外,還可以獎勵給獲勝小組一些零食,使小學生形成競爭意識,在后續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對于輸掉比賽的隊伍,教師應采取鼓勵的方式,使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
數學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應用。教師在進行抽象性較高的數學知識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較難的知識點,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例如,某小學教師在“認識鐘表”課程教學中,拿了若干個十二個數字均有表示的鐘表到課堂上。在進行教學時,以小組為單位觀察鐘表中的數字,使所有學生可以明確鐘表的組成結構。學生在了解鐘表基本結構之后,教師將鐘表隨意撥出某個時間,由學生集體說出現在鐘表所代表的時間。在學生逐漸掌握鐘表的知識后,教師采取隨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學生回答問題,以檢驗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創設情境,學生成為教學主體,主動參與度增加,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學生對事情專注時間較短。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以提高小學生課堂思想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某小學教師在“面積”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課前通過網絡下載了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將圖片制作成幻燈片。在課程教學前,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幻燈片,使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在幻燈片播放完畢后,教師提問學生:幻燈片中都有什么圖形?學生根據自己所記憶的圖形回答教師問題,然后教師提問學生:這些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呢?學生對此問題并不理解,為了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便會充分集中,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完成課程教學后,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習題演練,通過題目的訓練加深了新知識學習印象,使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更牢靠。
綜上所述,設置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舉辦比賽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創設情境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輔助可以提高小學生課堂注意力。將趣味性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