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 王曉龍
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數學在人們生產生活中一直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與學科思維能力的養成顯得極為關鍵。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指向學生能力形成的數學學科課堂教學迫切期待教師在教學實施時關注變革,凸顯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獲得。本文嘗試從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角度出發,就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實踐培養和學生的思維開拓這些方面對于學生科學知識積累、實踐能力提高和想象能力提高等方面的作用進行研究,從而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找到更具操作性的實施途徑。
在教學時,筆者發現雖然很多學生知道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但因所學內容相對較為抽象,在缺乏科學性指導、長期堅持的情況下有部分學生因難以在學習上取得突破,多次被挫敗后極容易失去參與的熱情并開始放棄努力。因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習氛圍的構建,依據不同的學習內容設置恰當的情境以讓學生消除緊張感,還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案例或是小游戲,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并逐步增強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教師可根據教材所安排的數學活動,要求大家一起分組嘗試用不同的代數式來表示不同的量。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情境案例:為組織迎新活動,兩個班級的班長陸小小和張彤彤分別去同一家商店購買獎品,所購買的獎品均為同樣的軟面抄,陸小小購買了22 本,用掉110 元,張彤彤購買了20 本,用掉了120 元,為何買得多的花的錢卻反而少了?后來,大家討論后得出結論,最大的可能是陸小小同學是通過零售結算,張彤彤則和店主溝通后享受了批發價。
通過現代的多媒體技術,以新型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學生,學會和學生做朋友,從他們的角度來審視問題,這樣就可以從教師的角度來減少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壓力,從而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實踐是對于問題的最好的解答。眾所周知,所有的問題都來源于實踐,而實踐也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在實踐當中,學生動腦,不斷地對問題反復思考,最終找到方法解決問題,從而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會更深入。數學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
例如,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問題的解決。例如,以一個問題為例,在一場籃球賽中,需要買門票,大人30 元,學生18 元,10 人團體票200 元,現在有34名學生,15 名教師,應怎樣買票最劃算?
將數學問題與生活結合,學生在對這個問題的解決中,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解決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更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嘗試用新學習的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助力當前的課堂教學效果日益優化。數學學科所學習內容相對較為抽象,部分學生在理解時存在一定的難度,直接制約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依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科學整合多媒體技術,可極大便利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內容時,教師可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flash 動畫展示不同圖形的旋轉所產生的結果。在上課前,要求學生學習小組準備兩個全等的三角形,用線將各個對應的點串起來,教師可先讓學生猜想不同的旋轉所產生的可能結果,學生嘗試動手操作,教師最后flash 做展示。學生們對關于圖形旋轉相關的特征作出分析后,教師使用幾何畫板課件引入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做整體分析。最后,教師還可以繼續引導學生結合此前已經學習過的關于平移、軸對稱結合、旋轉變換等知識進一步整理分析,在對比中增強對本課學習內容的理解。
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整合不僅可強化學生學習的效率與效果,更可以讓課堂容量能夠增加,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不再為因給了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合作探究而影響教學進度擔憂了。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利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牽頭構建的學習平臺,對部分學習存在困難的知識點在網絡上通過微課強化學習以彌補課堂學習中的薄弱環節。
在現在這個信息多元、科技發達的時代,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增加。在對初中生的數學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有良好的核心素養,這種核心素養不是對學生對死知識的要求,而是對學生解答能力的要求,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在實踐方面對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的樂趣,讓數學能夠返璞歸真,真正發揮數學應有的價值。而在數學中對于學生立體思維的培養,不僅對學生的思維開拓有較好的作用,更是對學生想象能力的鍛煉。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下,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符合時代的進步,是讓學生順應時代發展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