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海門港新區實驗學校 錢 斌
中學生目前正處于心智及思想逐漸完善的階段,在日常學習中,除去知識的積累外,幫助其完善自我的思想,輸入一些愛國思想和為國家在海洋方面的發展貢獻自我才智的正能量思想,也應是吾輩教師之責。為學生培養海洋意識,同樣也應在數學教學中有所體現。以下便是筆者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海洋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滲透責任擔當教育時,在教學實際中采用的一些方法。
目前,初中數學教材中的某些方面已經攝入了一些關于海洋方面的知識,但學生和教師往往在提取重點、分析題目或著重記憶時,沒有對其有過多的關注,往往會一筆帶過。因此,筆者通常在課堂中遇到一些教材中的關于海洋知識方面的,會選擇放大知識點為學生詳細講解一下。
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教材中經常會引導學生學習“用經緯度表示位置”這個知識點,且這個知識點的學習,逐漸顯得重要起來。筆者在教授這個知識點時,地球儀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筆者在授課時,在學生已經了解到用經緯度表示位置的方法后,為鞏固學生所學習的重點,本人會讓學生在理論值范圍內進行隨機舉例,然后讓另一名學生在地球儀上大概尋找相對應的位置,如北京的經緯度表示為東經116.4°、北緯39.9°。學生在幾次互動中,發現經緯度隨機表示位置時,經常會在地球儀上海洋的部分,筆者便會適時講述地球陸地面積一共有多少,海洋面積有多少感悟海洋面積所占地球總面積的比重,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海洋的認知,再為學生講述一些關于時事的案例,這樣的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海洋意識有很積極的作用。
其實,許多教材中的文字、圖片的表述中,都是蘊藏有海洋方面的知識的,只是教師沒能捕捉到這些知識點。因此筆者認為,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明察秋毫,捕捉教材中的資源,對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都有很大的意義。
課堂中,檢驗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一個知識點時,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就是進行習題練習,而選什么題,就在于教師自主地考慮。對于課堂隨機練習,運用教材中的例題是教師經常采用的方法。而課后作業的布置,也可以適當為學生布置一些教師自我改編的習題,這樣就可以將教師的一些思想滲透在習題中。
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時,筆者將海洋意識以及責任擔當的思想傳輸給學生,就會對教材中的一些應用題型,在筆者水平范圍內進行改編,去除一些小紅、小明等的稱謂,將時事方面的海洋知識用作學生在解決此類應用題方面的素材。筆者改編的習題如下:現今釣魚島及其海域的問題在社會中的影響很大,日軍派出軍艦以20 海里/時的速度在我國海域邊界100 海里以內進行騷擾,海軍接到通知后,派出驅逐艦以30 海里/時的速度前往驅逐,在兩方相距40 海里時,敵艦開始逃跑,問在我國海域內,是否可以將其攔截?學生在看到題后,設追逐到的時間為未知數x,建立方程30x=20x+40,解出x=4,30×4=120(海里),120 >100,所以不可以追上。之后,筆者再適時地為學生講解一些中、日兩方海軍方面的差距。激發學生對海洋方面的興趣,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海洋意識。
這樣在幫助學生建立責任擔當意識方面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為學生形成意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為學生在思想啟蒙階段樹立了良好的正能量思想方向。
通過實踐活動,會幫助學生產生更深刻的記憶且還可以調動學生足夠的求學興趣,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筆者認為,在實踐活動中,來滲透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學習“直方圖”時,課后習題中就有一道關于“節約用水”的社會調查統計,筆者在引領學生學習這個模塊時,采用的方法便與教材中所采用的方法相似但不相同,筆者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各方面的信息獲取渠道,做出利用淡水與海水的比例的直方圖,注明數據,并分析所調查數據中蘊藏的信息。學生調查統計后發現,目前全球淡水占3%左右,而海水確占97%左右,通過調查后整理數據,作出直方圖,并分析出海水在所有水資源中所占據的比重最大,還有目前人類可以使用的水資源比較稀少,而且在拓展調查的過程中還發現,目前海洋中已探明的資源儲量很多,但在實際開采過程中,人類的技術還達不到將其深度開采的水平。筆者便鼓勵學生在未來的規劃中,向這個方向努力,為這方面的工作貢獻自己的才智。
筆者認為,這樣的社會實踐直接有效地為學生講述了當前海洋方面的知識體系及目前國人海洋意識的欠缺,為培養學生的海洋意識、滲透責任擔當思想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在當前的海洋世紀中,要使中國的海洋技術方面不落后于其他競爭中國家,關鍵就在于青少年的海洋意識,而培養學生的海洋意識不僅僅局限于某個學科當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培養學生的這種海洋意識,滲透責任擔當思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這種意識,筆者認為,應廣泛使用到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承擔起這份教師應有的責任。以上便是筆者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海洋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滲透責任擔當教育所做出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