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讓辛芷蕾被更多大眾熟知。“我想紅。”她面對采訪鏡頭,將一個“野心勃勃”的人設暴露無遺。面對輸贏評判,一句“沒預設過我會輸,我不覺得她(對手)特別好”,引發軒然大波。有底氣的強勢勁頭,從熒屏里迸射出來,讓一場演技PK賽劍拔弩張得像世界杯。
素顏坐在化妝間里的辛芷蕾,比電視上小了一個號,也感覺不到她在電視鏡頭里揚眉便說“沒預設過我會輸”的那種強勢與凌厲。當時她第一次在節目采訪鏡頭里露出“想紅”、好勝的棱角,狠狠震懾了不少觀眾。
在《演員的誕生》總決賽環節里,節目組似有炒話題嫌疑,把辛芷蕾和“宿敵”舒暢安排在了一組,結局是辛芷蕾被淘汰出局。盡管辛芷蕾在臺下澄清和舒暢關系挺好,但論起輸贏,卻是另一碼事。在出局結果面前,她倔強地挑起眉頭:“不服氣,為啥要服氣?”她自信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演員,一個舞臺并不能代表所有。
“可能最后更多的,就是輸給了自己當時聽別人的話,沒帶勝負心上場。”至此,辛芷蕾徹底推翻了“放低勝負心”的想法。在那種太過淡定的心態下,她根本沒有去拼的欲望,表演的情緒也如長鯨吸水一般被收了回去:“特別想贏的時候我會拼盡全力去演。后來勝負心沒那么強,在舞臺上就沒有激情、沒有斗志了。一旦覺得無所謂,結果當然就演得不好了。”雖然她也認同棱角需要修理,銳氣應該調整,但對百分百抨擊勝負心的人,她予以回擊:“為什么老覺得‘勝負心’是件壞事?我不信職場里、片場里有幾個人是真的可以沒有它的。自己沒有上進心,也不應該去阻止別人,對吧?”
誓要為勝負心“翻案”的辛芷蕾,出生在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要強”大概是她身上最早露出的特點。學生時期,辛芷蕾是那種文化成績和體育表現都折中再偏上一點兒的孩子。“各方面都是中等偏上一點兒,這太讓人不高興了。那時候上體育課,我一蹲在起跑線上,就想著這次要沖到第一。”“中庸”的人生觀大概是永遠影響不了辛芷蕾的。到底從什么時候開始形成“總要有一兩件事爭得頭籌”的人生觀,她自己也回憶不起來。她只記得很小的時候,就在為老受欺負的弟弟打抱不平。弟弟被人欺負,第一個想要求助的就是姐姐。在弟弟心里,辛芷蕾根本就是個男孩子,并且有著兄長般的“安全感”。
辛芷蕾的家庭條件并不優越,她很早開始就要為生計奔波,但她排斥旁人同情憐惜自己,也不認同相對苛刻的現實生活對一個女孩的心智來說有點兒“揠苗助長”——“這反而是一種財富,有生活的壓力,你就有對抗壓力的能力,這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人在后來才學到的東西。”她不愿意被任何人當作弱者同情,不愿放大吃過的苦。“自己靠吃苦去爭取想要的東西,也沒什么不對。”
大學畢業,進入劇組開始拍戲的時候,辛芷蕾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太多事,并不像幫弟弟打架出頭那么簡單,是當時的自己無法對抗的。她演了五六年的戲,才有今天的小成就。沒有背景,努力就是辛芷蕾攀登過程中唯一能夠抓牢的繩子,就算這根繩子把手勒出血,她也堅持不放手。
這個過程中,她變得堅韌又敏感,習慣“寒冬飲涼水”的同時,也對偶爾的人情溫暖由衷感激。拍電視劇《畫皮》的時候,正好是嚴冬,有一場戲要在很濕的泥地里拍,辛芷蕾在冰冷刺骨的泥地里趴了一個小時,根本沒人過問。但越是這樣的環境,她越要倔強到底,硬是咬緊牙關不吭一聲。這時,旁邊的薛凱琪給了她一個“暖寶寶”,這一點溫暖辛芷蕾一直記到現在。
前有《繡春刀2:修羅戰場》沉淀,后有《演員的誕生》起勢,2018年底《如懿傳》的熱播更是讓她真正燃起燎原之火。她在《如懿傳》里扮演專橫跋扈的金玉妍,這是一個讓辛芷蕾感到惋惜和心疼的角色。“她做盡了壞事,但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和所愛之人。但她也是一個挺‘蠢’的人,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只是一味腹黑,不擇手段。”現實中的辛芷蕾從小成長在一個相對傳統和保守的家庭,無論做什么事,說什么話,就算再有好勝心,她也會自然站在“不出格”的框架中。金玉妍的故事更加堅定了她在“好勝”這件事上的觀點:“也許這個角色可以給大家做個示范,就是即使被打壓到‘黑化’,也要有底線,要去嘗試給傷害你的人一次機會。”
辛芷蕾把自己看得太清楚,把人生活得特明白。她盡情享受全力去追逐的快樂,如果把那種撞上南墻的錯愕和失落的感覺命名為“痛”的話,這姑娘覺得不妨將“痛”照單全收,才算“入世”一場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