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逸夫小學,黑龍江七臺河 154500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朗讀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遵循教學課標和大綱,也是切實這樣做的。
還記得在幾年前的一次課余時間,批改完作業后隨手翻起了我校教師人手一本的《黑龍江教育》,頓時幾個項目的字眼吸引了我的眼球,這幾個字就是“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從教多年, 一直致力于語文教學研究的我,一下子對此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可以說,這篇文章對我今后的語文教學起到了一個全新的啟示和指引,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語文朗讀和聽說讀寫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這篇文章的啟示下,我開始重視語文方面的朗讀教學,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延承這篇文章的思想,將它提升到我的教學指引,然后融匯成了我自己的教學風格,并在平日的實踐中,結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不斷充實,不斷完善,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良好的教學體系,貫穿于我的語文課堂和并延伸到課外,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下面,就談談我在平日的教學中是如何重視學生的閱讀,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
身為教師,我們都知道,不論哪一學科,課前的預習很重要,而作為工具學科的語文,課前預習就更是尤為重要。我深知這一點,因此,在平日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預習的內容不僅僅是預習生字新詞,更重要的是多讀課文。在多讀課文的同時,我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要求,就是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并且讀出感情。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將語文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并且在讀中進一步加深對語文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堅持不懈的多讀,帶來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我欣喜的發現,我班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了,語文學習興趣濃厚了,更重要的是在多讀的習慣下,班級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學生從剛接班時的不敢表達到了踴躍發言,從原來的膽怯心理走向的大膽,由原來的小聲發言轉變到了現在的聲音宏亮,從原來一向的沉默寡言轉變到了現在的爭先恐后,在寫的方面,學生也從原來的寫作文的無話可說,無事可寫,轉變到啦有充足的素材,有寫作的欲望,有表達的心聲,還是感觸的情懷,等等,這一些大家都親眼目睹的可喜變化,都是因為我重視朗讀的結果,帶來了學生可喜的語文學習和良性的發展。
有了充分的課前預習之后,在回到學校的語文課堂上,我又重視面向全班朗讀。我摒棄了只找舉手同學的做法,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每個人必須讀課文中的一句話。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朗讀的積極性,經過實踐證明,在我這種朗讀的要求下,全班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了,參與意識增強了,表現欲增多了。而且無論上任何一門課時候的發言踴躍了,人數增多了。這些,都是我在課堂要求學生全體朗讀的結果。
從教多年,我深知,語文學習更重要的要靠積累。而要加強和提高學生的寫作,其中一個很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積累好詞佳句。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特別重視詞句這一塊。落實到我的實際教學,我抓住了每天的管理班時間,利用每天要放學前的10 分鐘,讓學生背誦語文書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方式是以“龍擺尾”按順序依次起來說,要求學生不僅要說準確,而且還要說道快速流利。根據學生逐步學習和掌握課文的情況,我有計劃的將每天的詞語進行分類,有時候讓學生背誦兩個字的詞語,有時候說三字詞語,還有時候背成語,時間充足時候,我還會要求學生背誦一句名言或是課文中的經典句子。通過這樣的訓練,我發現,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也為學生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詞匯和句子,在朗讀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我深知,一個好老師,在教學上,不僅要有豐富的學識水平,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套好的教學方式,形成自己一種獨特的教學風格,讓它更好的指引著自己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而我在實踐中摸索和總結的“重視朗讀,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可以說是“鮮花叢中的一點紅”,“千百個好方法中的一個點”,它形成了我獨特的教學風格,也讓我帶領的學生受益匪淺,并且也將受用終身。
重視朗讀,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必將推動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成效,并在語文的廣闊天地里馳騁出一片廣闊的天空。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重視朗讀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一項有著遠意義并對教育教學起著非常重大作用的課題,它值得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去探討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