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永嘉縣鶴盛鎮中學,浙江溫州 325114
新一輪課程改革特別是高中課程改革以及新高考的推進,這給處于打基礎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落實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在日常教學中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這幾個方面的素養培養落到實處。這既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調整教學方法,也需要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和策略。對于學生來說,需要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在教師有效的教學設計和引導下,逐漸形成一種綜合性的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需要開展以生為本的教學活動,其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成為新課改下一種重要的嘗試。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給學生創設相關的探究性情境,引領學生進行合理的推理、探究性體驗;或者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式探究活動,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新知識,同時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認知等諸方面都能夠得到一定的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的發揮,這與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在新課標倡導的以生為本的理念引導下,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計算方法的掌握都離不開探究活動,而探究最常用的方法與途徑又都離不開手、口、腦的互相配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進行操作、測試、記錄、分析、推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動手、動口,還要動腦,這樣才能通過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
以“軸對稱”為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先要求學生們在白紙上畫出邊長為a 的等腰三角形,并將這個三角形剪下來,和小組成員分享各自的三角形。立足學生們共享的過程中,我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觀察展示出來的三角形,這些三角形的形狀是否相同呢?在滿足我提出的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剪出多少種等腰三角形呢?”“將剪出的三角形放到一起,讓它們的頂點重合到一起,觀察這些三角形的其他頂點,你可以發現什么呢?”“根據剛才的操作,判斷等腰三角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可以借由怎樣的操作來驗證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呢?”“如果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多少條對稱軸呢?”……如此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們由淺入深地進行思考,一步步地從數學現象,探尋軸對稱圖形的特點,便于準確理解軸對稱的概念,提升課堂學習效果,同時還潛移默化地鍛煉數學探究能力。
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是在教師的主導下,以小組合作為基礎所進行的探究式教學。在進行合作探究教學前,教師應做好相應的詳細規劃,以確保課堂秩序。為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學習效率,應給學生提供有探究興趣的問題和任務,加強相關的引導,讓學生把興趣點集中在數學知識上,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共同分工合作,并適當進行交流,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的提高。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敢說、善說、善辯,在別人發言時注意力集中,學會傾聽。比如,教師在講《幾何對稱圖形》一課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交流、歸納和總結,發現正方體、長方體幾何對稱的規律,確保小組成員同步掌握知識。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當中,若是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盡可能地自己去發現、去探究,必定能提高課堂學習的成效,提升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而教師只需要在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承擔好引領者的角色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更加的具有創新能力和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當中,不僅要組織開展具體的數學探究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踴躍地參與其中,同時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引導和調動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并抓住最佳的思考時機,讓學生就某些數學知識來展開探究,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效。
總之,伴隨著初中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大勢所趨,所以開展探究性學習是符合當前教育發展形勢的。教師要立足于初中生成長需求,結合課標要求積極實踐探究性學習,并不斷地總結與反思,一定能夠推動數學課堂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