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決卓嘎
西藏拉薩市第四高級中學,西藏拉薩 850000
對學生區域認知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受到了眾多高中地理教師的關注,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地理核心素養的滲透。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涉及地域范圍較廣,其中絕大多數教學內容都與區域認知存在或多或少的聯系,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區域認知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能夠對高中地理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更加順利的開展[1]。
區域認知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從本質上來看,區域認知就是指人們根據現實生活的需求,將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多個不同的區域,從而實現對不同區域的深入了解。人們通過對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總結和分析,然后對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比較,從而能夠找出不同區域發展的方法,進而能夠促進區域的發展。區域認知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對不同區域有所了解,并且能夠區分不同區域,同時也能夠根據自己對區域的認知進行區域的劃分,從而能夠加深對區域的了解。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主要以地球表面環境特點講解為主,所以有很多教學內容都需要用到圖表,教師可以將圖表作為區域認知教學的工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利用圖表為學生講解圖表中有關區域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圖片中所蘊含著的圖片信息,這樣能夠對學生的地理思維進行啟發,同時學生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教學《產業轉移—以東南亞為例》時,教師通過出示我國東部沿海三家境外投資工廠的原料地、產品市場及加工地產地示意圖。讓學生通過圖表對這三家工廠在區域上的選擇,是否存在怎樣的地域優勢?吸引他們在此處辦廠的主要地理因素是什么?通過此案例利用圖表分析問題,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正確全面地看待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對建廠的三個不同區域進行地域上的分析了解,運用學過的知識將此問題進行詳細的解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以輔助為主激發啟迪學生在理解問題能力,與此同時還能有效的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從而推動地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2]。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繁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借助問題開展導入教學,需要注意問題的緊扣,這樣能夠引導學生對高中地理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實際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提出一個較為核心的問題作為導入,然后通過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幫助并引導學生對高中地理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在此類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不但能對核心問題有正確的認知,還能有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區域地理方面的問題。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并深入學習,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3]。
在新課改下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有系統上的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也要具備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情景來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難免會遇到教師在十分賣力地講課,臺下的學生卻各自發呆走神的情況,這是因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區域認知”這樣比較偏向理論的知識點,學生對區域有著自己的一套認知,認為教師對其進行教學就是對區域提出一個系統的概念,因此教師應將知識點與實際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
綜上所述,自從新課改實行以后,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區域認知核心素養成為了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要注重探索能夠落實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培養的途徑,盡可能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不但能夠為實現培養學生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助于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