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

[摘? ? ? ? ?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給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的骨干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日常工作內容繁雜,管理方式相對單一,很難達到“三全育人”的目的。在高職院校推行輔導員日常工作精細化,可以進一步明確學生管理職責,強化學生管理的科學性,提高學生管理效率,努力把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輔導員;精細化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076-02
近些年隨著教育背景與學生層次的不斷變化,高校的管理本質也發生了革命性變化,[1]這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規定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包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九個方面。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輔導員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2]高職院校輔導員要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入小、入細、入微,加強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引導學生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3]
一、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一)輔導員職業認同感較低
輔導員屬于學生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崗位上來看屬于管理崗,而非教學崗,平時工作中受制于多頭管理,對“教師”這個教書育人的身份認同感較低,進一步導致了對輔導員這一職業的認同感較低,責任感不足,工作中難免缺乏激情與創新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作能力與整體素質的發展。
(二)學生管理工作內容繁雜
輔導員事務性工作繁多,通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輔導員認為平時事務性工作繁雜,疲于應付各類檢查,真正用于管理學生、教育學生、與學生思想交流的時間較少。據不完全統計,輔導員涉及的工作內容包括學生獎懲、學生資助、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班級建設、學生團組織建設、學生黨員發展、學風建設、日常事務管理、學生宿舍管理、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各類活動評比、新聞宣傳報道等。繁雜的工作內容無形中加劇了輔導員工作壓力,難以創造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管理方式相對單一
由于工作內容繁雜,學生管理時間有限,管理方式單一,在學生管理中人情因素較重,主要以口頭思想教育為主,具有一定隨意性,好的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這就導致學生間很多問題解決只能停留在表面,“治標不治本”,出現相似的問題再發、頻發,學生管理效果不理想。
(四)管理內容流于形式
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育人工作,要求輔導員要經常下宿舍、到班級,與學生干部、普通同學接觸,嚴格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工作內容落實到細微之處,才能真正做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才能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實際工作中,工作內容常常流于形式,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得不到落實,學生管理工作也難以落到實處。
二、構建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一)管理制度規范化
管理制度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以制度為依托,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4]“打鐵還需自身硬”,輔導員自身要加強要求,嚴格按照《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意見》《輔導員工作條例》《輔導員工作手冊》等規范要求,進一步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大學生日常管理規定需規范化,要有明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意見》《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違紀處理規定》及各類評獎評優規范化文件;學生班級事務管理工作需規范化,制定明確的《班級設置學生干部規定》《加強班級管理規定》《加強宿舍管理規定》及班級學生一致認可的《班約》等;進一步加強在特殊時間節點上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工作,如入學教育、軍訓管理、節假日管理、外來特殊節日管理、復習考試管理、成績公布后管理、獎助學金評發管理、學生嚴重違紀處分后管理、畢業生離校教育、輔導員班主任調整后對班級的管理等方面。制定實用的《學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確保潛在的事件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妥善的解決。管理制度規范化要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為前提,充分體現規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管理方法多元化
當前,“00后”已經邁進大學校門,他們更加開放、自我、自信、獨立,這要求輔導員改變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方法,切實做到“因人施教”。(1)走進學生宿舍,走進班級教室,深入學生生活學習現場,與學生談話交流,掌握學生真實情況;(2)除了日常談話外,輔導員可以通過學生的QQ空間、微信動態等了解學生生活日常,掌握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3)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減少單純講授,靈活運用案例、社會熱點、視頻動畫等方式,呈現管理教育的內容;(4)打造教育管理的網絡空間,充分拓展各級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貼吧、QQ空間、微信朋友圈等網上教育管理工作空間,將有效的信息公開性分享;(5)走出校園,走進圖書館、博物館、革命紀念館,走進社區、企業、特殊學校,讓學生切身感受,從眼見為實中感悟;(6)在日常管理中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各種形式的主體班會、團日等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挖掘素材,發言討論,切實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律意識。以傳統管理方法為基礎,不斷拓展管理方法的有效性與時效性,構建與時俱進的多元化的管理方法體系。
(三)管理內容詳實化
由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內容較為龐雜,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管理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精細化整理。將高職三年六個學期的工作內容具體化,每個學期都包括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難點,日常工作安排具體到每周(見下表)。通過管理內容的整理與細化,輔導員能夠根據每學期甚至每周的工作要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確保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質量。
(四)管理標準具體化
精細化管理要有具體化的管理標準,將《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輔導員的職責設為一級標準,在一級標準下根據工作內容設立二級標準,根據工作實際開展情況設立更為具體化的三級標準。一方面具體化的管理標準,讓輔導員對工作職責更加明確;另一方面,根據具體化的管理標準對輔導員進行考核,依此作為輔導員評優晉升的依據。
(五)責任分工明確化
實行輔導員工作分工負責制,可以根據模塊、階段進行分工。分模塊管理就是按照管理內容進行分工,如評獎評優、學生資助、心理健康、黨團建、就業指導等。分階段管理就是按照不同學習階段進行管理,如大一關注學生適應問題,主抓入學教育;大二關注學生發展,主抓黨團建及各類競賽活動;大三關注學生就業,主抓就業創業指導工作。
三、結語
精細化管理要求以精心的態度、精心的過程、精心的服務以及高度的責任感為載體,將精細化全面滲透到學校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中。[5]通過精細化管理,一方面能夠確保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管理制度規范化、管理內容詳實化、管理標準具體化,可以讓輔導員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及工作目標,進而科學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管理的效率。輔導員與學生比例一般在1 ∶ 200,輔導員受制于人數及精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管理的效率,實行輔導員工作分工負責制,改變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方法,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具有條理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管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石蕊.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科技教育,2016(21):87-89.
[2]羅勇,杜建賓,諸云.高校輔導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細化[J].教育與職業,2014(23):40-41.
[3]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EB/OL],2017(10).
[4]符妮娜.高校輔導員學生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1):111-112.
[5]汪萬鵬.關于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4):106-108.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