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冬基
[摘? ? ? ? ? ?要]? 科學管理高校教學是教學運行的重要手段,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也是教學不變的目標。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廣泛應用、4G網絡的普及以及已經到來的“5G時代”,其教育運行管理模式必將受到信息化影響,主要分析高校教育運行管理的現狀,尋求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解決方案,促進高校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關? ? 鍵? ?詞]? 教學管理;高等教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190-02
高等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根據學校相關的人才培養方案,圍繞課堂教學合理安排教學資源,維持學校的正常班級秩序。依據高校的教育規律、教學目標開展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其本質目的是提升教育組織管理的行為效率,也是高校教學運行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一、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運用信息技術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即收集、組織、管理、存儲和共享教學信息的網絡化管理過程。信息技術是教學運行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關鍵,教學管理過程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不僅增強了教學運行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而且提高了教學過程中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有利于推動教學的改革創新,正確推廣信息技術在教學課程中的使用。
(一)促進教學管理規范、科學運作
教學信息按教學單位和高等院校相關管理崗位進行分類。這些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存儲需要按照相關的標準,信息技術具有標準化的管理特性,可以按照要求實施作業。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教學工作科學、合理、有效開展,而且準確性較高,可以減少一些重復性工作中的失誤,還可以幫助教學管理人員總結教學管理經驗,思考教學管理規律,從而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例如,教學過程中的排課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具體操作起來繁瑣復雜,還要兼顧系統性及其他的方方面面,確保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的同時,兼顧緊缺型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些都給排課工作造成了很大壓力,再加上教學改革提出的特殊需求,這些特殊情況在排課時都需要精心安排調整,增加了工作量,本人在2018年完成了各類課務達4464門次課程的安排,且做到了零差錯。課表安排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育質量的提高也有很大關系。在應用信息化技術之后,學校的排課工作可以做到精準細致化,課表安排可以具體到每周,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大大提高了排課工作效率,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同時也能及時發現課表安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課程安排的進一步完善。
(二)準確及時地提示學生的課程相關信息
教學管理系統準確及時地反映學生的課程信息是學校教學穩定有序開展的最重要特征。從學生管理到學生成績管理,從教學任務到教學成果,從教學計劃到教學工作時間表,從書籍的整體分類到學生的日常借閱等。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準確地完成這些復雜繁重的任務,通過準確的信息編程,可以實現信息的有效共享,顯著提高教育運行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也可以提高對教育質量的監督和管理水平。
例如,選課工作中的專業選修課也很復雜,每次選課前我都會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對學分要求和各專業學生人數給出選課模型,要求教學管理部門充分提供選課資源以滿足學生需求,針對各種問題前后安排2~3輪選課。這些工作都有工作量大、重復次數多的特點,在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之后,這些問題用信息技術處理,很方便就得到解決。
(三)更加便捷地實施學分制
實施學分制不僅要求課程設置科學嚴謹,還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支撐,健全的學生選擇機制和學生身份管理制度,高素質的教師和選修課,還要靈活調整選擇模式,科學現代化的教育管理體制隨著學分制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形勢,這也對大學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例如,每當高校新生入學時,教務管理系統已經制定好各專業的教學計劃書,各教學單位會根據教學任務書確定學生的分班情況、學習課目及教師以及選定教材,此后,對學生定期進行檢測,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以學分的形式記錄,每學期都會進行相關的記錄,并將執行計劃錄入數據庫。這樣既規范了上報數據,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又方便了后期數據信息的查詢工作。讓教師和學生及時了解學科學分獲取情況,教師準備后期相關學科的考核計劃,學生做好后期的學習計劃及補考的準備工作。教學安排和教學場地申請都是教學工作中的環節,這些工作通過信息化管理,能夠方便快捷地解決,而且及時準確地在相關數據庫中更新,既能確保工作過程井然有序,又便于后期師生查詢。
二、高校教學工作中信息化管理的現狀
(一)高校教學管理規范缺乏系統性,有待進一步完善
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一些高校發展速度太快,一些新興的專業準備可能不充分,導致在制定培養方案時缺乏協調性,必須在以后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定期調整,這些對教學有序的高等院校很重要,會對學校的教育活動產生影響,甚至影響正常的教學管理工作,造成巨大損失。教學管理過程還存在不可抗拒的因素,如出行安全、教師突發疾病或現有教育管理制度運行不穩定等,導致平時發生調課或暫停課程,課程分配的穩定性不強,高校教學與師生對待教學的嚴肅態度也會因此逐漸降低。
另外,教育運行管理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教學管理運行管理團隊,各級管理人員的后期調整也對教育運行的管理有一定的影響,新教師難免在教學中遇到一些困難,教育管理者尋找快速有效的方式,及時幫助這些新任教師,讓他們盡快了解工作流程,逐步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個信息管理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不順利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難以準確及時地收集管理各類教學信息,對教師、教室和其他教育管理活動的相關信息也難以有效統一管理,信息使用效率變低。一些部門的信息處理和存儲時間過長,導致信息交換不暢,數據處理不及時,更新比較慢,甚至引起管理活動的沖突。例如,高校教育管理系統可能包括人事管理系統(集中記錄工作賬號和全校教師職稱等數據)、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收集學生姓名、學號、班級和專業等信息)、教育管理系統、實踐教學智能管理系統、創新培訓管理系統、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無法實現這些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就會增加教學運營管理的難度。
(三)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使用不充分,學習資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設計人員不熟悉教育運行管理模式,其所設計的信息管理系統一些功能偏離實際,教學人員不了解如何使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致使某些功能無法發揮作用,使用過程中一些軟件系統問題無法及時解決;軟件開發人員對用戶的反饋缺乏及時的細化和優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開發人員與使用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矛盾,導致管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有待提高。
學習資源的合理配置在信息管理的背景下產生了更多的挑戰。學生經常在選擇課程時遵循大數據這一趨勢,不善于思考專業知識結構和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什么,該選擇什么,選擇哪位教師,選擇哪門專業課程,都缺乏系統性的思考,導致一些高質量高難度的學科由于選課學生人數不足將不可避免地停止。
三、高校教學信息化管理的解決方案
(一)課程計劃、教學質量信息化管理
創建信息機制和固定制度可以帶來統一的標準。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來加強課程計劃的管理,減少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規劃,減少管理流程,努力組織相對穩定教育,合理制定和修改專業培訓計劃,同時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新知識,充實教學領域,整合人們制定計劃,使他們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
同時,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保證教學運營管理的質量,支持管理人員監督教學,確保課堂秩序,提高教育質量。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監督質量部門可以長期實時監控教育質量,及時處理相關事宜,保證教學工作的穩定有序。監督管理的存在可實現課堂情況的實時掌握,既保證了教育的質量,又節省了在正規教育檢查中投入的人力。
此時,利用校園信息網絡和教學管理平臺,安排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在線調閱班級記錄,實時發布通知和教育信息公告,通過在線解決方案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參與教學互動,確保教學科目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實現課程活動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二)加強教師信息化管理培訓,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運行管理的技術和方法不斷更新,教師雖然是教學人員,也要不斷學習。整個信息化課程管理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將成為教與學的橋梁。因此有必要加強信息技術對管理者的影響,提高管理者的學習能力也是積極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具體方法包括對目前使用信息技術的人員的有計劃培訓,組織或參與各高校之間的經驗交流等,引導教育行政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改善信息管理服務。
(三)整合不同信息管理系統
在高校管理計算機化過程中,不同系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但各部門的系統數據并不共享。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必須通過手動處理數據,不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容易導致錯誤的操作。因此,必須集成處理每個部門管理系統的功能,將基本數據定義為一個開放、統一的數據接口。人事部門共享教師數據和教材的基本資源,使教育管理中的信息更加準確。開放教育管理資源的基礎數據,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資源和財務工作的使用,大量的研究數據為校園的數字化和計算機化鋪平了道路。
四、總結
信息化技術是實現教學信息管理的有利條件。為了提高信息化教學管理功能,我們需要對教師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借鑒其他大學的經驗,從多種經驗中學習,更好地了解信息化的作用。此外,教育人員對實際工作設定了個性化要求,可以及時反饋,由相關部門集中統一向軟件開發人員提出,要求他們改進相應的功能,使信息化管理系統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使教學管理工作更加方便。
參考文獻:
[1]李欣怡,王琪.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J].學園,2018(5):155-156.
[2]曹楊.高校教學運行中信息化管理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28):138-139.
[3]王曉雯.高校教學運行信息化管理現狀及其對策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3(12):51-52.
[4]徐暉.高校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125-127.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