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美
進入10月,沈陽市第一六五中學開始實施教師調休方案,該校教師可享受“孝親假”“親子假”“戀愛假”。近日,該校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師在不影響教育教學的前提下,每月請假不超過2次,每次半天,不扣績效工資,請假內容包括未婚教師的“戀愛假”,已婚教師參加孩子家長會的“親子假”,教師照顧父母的“孝親假”等。該校長表示:“這是學校為了提升教師幸福感所做的人性化舉措。”(10月16日 《北京青年報》)
給教師增設“孝親假”“親子假”“戀愛假”等看起來較為新穎的假期,其實并不是沈陽市第一六五中學的首創或獨創。據媒體報道,今年初,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就曾給該校教師增設了“孝親假”“親子假”“戀愛假”等假期,受到廣大教師的好評。
表面看,教師的雙休日有保障,一年還有長達三個月的寒暑假,假期比其他行業要多得多,已是令人“羨慕嫉妒恨”了,現在又有學校根據教師個人的婚姻、家庭狀況,分別給他們放“孝親假”“親子假”“戀愛假”等五花八門的假,無疑更加讓人羨慕和嫉妒,甚至讓一些人覺得這是過度優待教師,不能接受、無法理解。
不過,真實情況并非如此。教師職業有其特殊性,教師只是在理論上享有雙休日和三個月的寒暑假,實際上不少教師的雙休日和寒暑假并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經常被要求回校加班,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工作,寒暑假參加各式各樣的學習培訓等。即使在八小時之外,教師的工作也非常繁忙,要隨時解答家長的疑惑,有的家長甚至在深夜、大清早給教師發微信、打電話詢問孩子在校的情況。不少一線教師回家之后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因此談戀愛、陪家人、逛商場幾乎成為奢談。
也就是說,許多一線教師并不能自由安排雙休日、寒暑假和八小時之外的時間,而是為了工作犧牲掉了大量本應屬于自己的時間。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需要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因此,學校為教師增設“孝親假”“親子假”“戀愛假”等假期,實質上是對教師忙于工作犧牲八小時之外時間的一種補償。
需要明確的是,學校為教師增設“戀愛假”等假期,是在不影響教育教學的前提下,采用調休的方式,靈活給教師擠出空閑時間放假,并不是讓教師少上課或不上課。為此,大眾不必擔心學校給教師增設“戀愛假”等假期會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更不必就此質疑學校。
學校給教師增設“戀愛假”等假期,是給予教師更多的人文關懷,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師的生活境遇,增進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有利于穩定教師隊伍。因此,為教師增設“戀愛假”等假期,不應只是個別學校教師的福利,而應當成為多數學校教師的福利。在教育部提倡要給中小學教師減負的政策背景下,為教師增設“戀愛假”等假期,無疑是給教師減負的一種體現,值得更多中小學校效仿。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