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裕
摘 要:本文針對國有林場財務內控管理水平的加強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提出了針對性的管理策略,以期實現國有林場管理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并且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財務內控;國有林場;管理能力
一、概述
2015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提出國有林場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提升人民生態福祉、促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適應國有林場改革發展需要,2017年6月26日,財政部、國家林業局制定了《國有林場(苗圃)財務制度》。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林場的財務內控管理也逐漸受到重視,其經濟效益和自身發展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進步空間。國有林場通過改革從以往的生產性事業單位轉變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對國有林場的財政投入隨之增加,但由于國有林場管理機制相對僵化,并且管理效率相對較低,甚至一些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仍然較為普遍,導致部分林場的財務管理和生產管理方式粗獷隨意,對國有林場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二、國有林場現階段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收支計劃執行與管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國有林場目前在進行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的編制過程中,很少進行專門的細致調研,并且對于國家政策的變化和市場的波動情況也很少做出詳細的考慮,大部分的年度計劃調整僅僅根據之前的相關經驗做出微小的變動。國有林場在進行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的實際編制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使資金的利用更加的合理化,從而使支出預算和收入預算更加的理想,從而避免出現赤字預算等各種問題。在進行實際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國有林場并沒有對上級審批的預算充分的重視起來,普遍存在著隨意變更預算或者追加預算等各類問題,這就導致部分林場財務收支計劃在審批以后也成了一紙空文,并且也沒有建立科學的預算考核體系來對預算的執行過程進行規范,盡管國有林場的財務預算指標是一個整體,對指標分解和管理人員分配責任也是必須的,但是這項工作大部分國有林場落實情況并不良好,造成了考核工作難以落實的局面。
2.林場資金使用與管理缺乏科學的管理
在資金的使用上,國有林場普遍存在沒有進行詳細周密的事前計劃的情況,資金管理意識比較淡薄和沒有資金時間價值觀念。對于資金的使用十分的隨意混亂,這就導致國有林場資金效率在使用上相對較低,并且存在著嚴重浪費的局面。國有林場并沒有對其資金的使用和投放情況做出詳細的論證和調研,很多資金在使用之前都沒有明確的計劃,目前國有林場的財務管理人員在資金管理上僅僅是重視貨幣資金,對于存貨在管理上基本忽略,并且林場大多數領導對專項資金管理明顯缺乏財務控制意識,認為林業項目實施主要是營林部門的事,財務部門只負責審核簽字就行,造成財務部門沒有參與到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財務審核監督形同虛設。
3.林木資產核算與管理不被重視
我國大部分的國有林場并沒有配備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國有林場資產的管理,國有林場資產包括林木資產、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大部分的國有林場對林木資產的管理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存在林木資產登記管理不到位、遞增管理沒有同步等問題,造成國有林場資產不清、盈虧不實、虛假繁榮。
4.林場財務內部審計和違規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國有林場在面對上級財務審查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時候僅僅針對年度的相關經濟數據和指標進行考核,對于其實際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管理問題和財務漏洞并沒有做出明確的檢查和及時的更正,這就導致林場財務的監督工作十分不足,由于林場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沒有對審計給予重視,造成對于生產管理和財務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及其出現了漏洞其處罰力度和實際處理力度也十分不足,這就導致國有林場對于財務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上級提出的整改策略也沒有明確的落實,難以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三、提升國有林場財務內控管理能力的具體對策
我國的經濟發展隨著社會主義進程的不斷進步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局面,國有林場也同樣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所以對于林場內部的財務內控管理工作必須加強,只有這樣才能使影響的財務管理工作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林場自身的競爭力發展,這些都依賴于林場財務核算的可持續性和完整性。為了提高國有林場的管理能力,本人從如下幾個方面闡述財務內控管理的相關措施。
1.強化全面預算管理
做好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工作是提高國有林場管理能力的基礎和前提,這項工作要盡可能做到全體職工都參與預算的編制與實施,預算內容要涵蓋林場的所有經濟活動。當國有林場進行預算編制時,應按照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減少一般性支出,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認真編制林場采購計劃、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等原則,做到實事求是地編制相關預算報告,在做好營林作業設計、伐區作業設計、管理費用以及基建專項工程預算等基礎上進行試算平衡,如果財務收入不能保證投資資金需求且林場前期結余資金又不能彌補資金缺口的,必須壓縮或取消林場自籌基建、專項工程以及對外投資,力爭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節余,避免預算赤字現象的產生。
2.強化崗位職責管理及考核
林場管理人員應建立健全國有林場崗位責任制,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崗責清晰,進一步深化國有林場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與國有林場實際相適應、與國家政策相銜接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明確考核機制,責任到人,獎懲分明。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獎勤罰懶的原則,堅持向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的原則,堅持績效考核掛鉤的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考核分為月考核與年度考核,考核內容為“德、能、勤、績、廉”,德考核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社會公德;能考核本職業務能力,勤考核出勤、工作作風;績考核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及效益;廉考核廉潔自律表現情況,然后將考核結果作為日常及年度發放績效工資的依據,使其發揮績效工資導向作用,激勵干部職工愛崗敬業、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從而促進國有林場事業全面、健康和穩定發展。
3.健全財務內控制度,規范林場經營行為
健全財務收支審批,工程招標,物資采購,資產管理的內控制度。規范林場經營行為,避免漏洞,下面分別說明。
健全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林場發生的各項財務收支,應該實行先財務審核、后領導審批的程序,避免發現的疑問是“既成事實”,發揮會計的審核監督作用。會計的審核監督要貫穿整個收支的全過程。審核監督的內容有:收支內容和數據是否真實,該支出應履行的中間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原始憑證的取得是否符合有關要求,支出項目與年度財務計劃或合同是否相符等等。
營林、基建工程招標,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進行,由國有林場委托社會代理機構實施公開招投標。
在進行物資采購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按照《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執行,達到公開招標數額標準以上的貨物、服務和工程項目,應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零星物資采購,依法可以自行采購的,應采用法定采購方式,單位成立詢價小組,做好每一項采購項目的事前詢價,詢價小組成員包括分管領導、財務、辦公室、營林、經營等股室的人員。
健全資產管理內控制度,設立相應的國有林場資產管理部門負責資產實物管理,并且明確其內部成員的工作職責,財務部門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實物資產。林木資產按照消耗性林木資產、生產性林木資產和公益性林木資產三大類進行分類管理,林場應當對林木資產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資源清查,并根據清查結果及時變更賬面價值。嚴格控制林木資產的對外投資或抵押,做好事前資產評估工作,天然林和公益林按規定不得抵資、抵債和抵押。通過以上分類管理和配套的監督管理體系,可以使林場資產在處置和處理過程中更加的規范化和程序化,對于保證國有林場資產管理工作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4.增強財務審計與財務監督的力度與效果
國有林場管理部門必須增強財務監督的實際效果與目的性,建立問責機制,加強財務監督檢查,構建監督檢查小組。通過不定期的檢查,能夠針對林場財務的突出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關注制度的執行情況,以及預算的完成情況,通過分析林場生產管理與資金使用投放效率等,提出改進建議送達上級領導,完善預算績效評價及財務公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林場自身必須擁有一支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相關管理經驗的專業隊伍,并且這支隊伍必須在業務一線開展專業的審計工作,可以實現對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或業務處理日常情況的有效審核。一旦審計出現問題或者是相關制度,沒有被工作人員所遵守,隊伍內部的工作人員應該督促國有林場及時出臺相關的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對于一些違法的行為也應該及時的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司法部門。通過對林場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嚴肅和加強管理,可以使林場的管理能力財務內控管理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最終促進林場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個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公益事業單位,國有林場對于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建設保護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和貢獻。但同時國有林場也需要對其財務內控管理進行加強,以便于實現管理能力的穩步提高也是極其重要的。所以林場有必要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創新,以便于實現國有林場資金的集中管理和強化管理,最終促進林場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美旭. 加強財務內控管理, 提升國有林場管理能力.經貿實踐, 2018, No.231(13).
2.孫捷. 淺議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內控管理.綠色財會, 2010(10).
3.屈鵬程. 加強財務內控精細化管理的關鍵要點分析.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21).(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