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實驗小學 趙芙蓉
在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由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讓學生利用思維習慣去探索數學,從而自主學習。而“對話式教學”是基于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知識,學生不會感到陌生,老師也可以在對話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熟練度,從而根據學生的知識面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知識。但目前,多數數學教師對于這個方式理解有誤,導致“對話式教學”變成討論式教學,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對此,研究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對話式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情,尋找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且能發揮主動性獲得知識與能力的學習策略,而問題探討、互動教學是普遍運行的教學策略。而“對話式教學”是一種關注和改善學生思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教學方法。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以對話的方式跟學生們溝通,交流問題的發生、問題的求解、問題的連續性,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高速運轉中,從而訓練了思維能力。換句話來說,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以問題為突破口,以對話為教學原則,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新的互動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日常與學生的“對話式”問題討論明白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從而把握好教學方向。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主導性的發揮來讓學生在自主能動的學習中獲得知識與素養。
1.“對話式”趣味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了解學生的喜好,以興趣為延伸點制定教學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是活躍學生思維的主要制動力,是保證學生認真學習的基礎。但數學不是抽象化和規律性的數字,就是理論性的概念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根本沒有學習的興趣。由此,教師可以利用“對話式”趣味教學,先提高學生學習的熱度,烘托課堂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小學“比一比”的數學課程時,教師與學生開展實踐性的趣味對話,如:“我有五只筆,你有六只筆,我們比一比誰的筆更多吧?”通過這種語言上的交流,學生會更容易理解知識發生的過程,并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情境“對話式” 教學, 提高學習質量
一個好的課堂來自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關注度。通過對學生鋪設情境,進行對話式教學,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索欲,促使學生進入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去學習,不由得跟著老師的教學步驟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由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關注點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時,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情境,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一只剛出生的貓咪,經過一天后,它沒有什么生長現象;一個月后,可以明顯看見貓咪的毛發已經豐滿了,可以跑、跳、蹦了;一年后,貓咪長大了,叫聲也很響亮,四肢明顯粗壯了。鋪設這樣的情境,和學生進行對話式教學,如:“你們有發現其中貓咪的變化嗎?”“貓咪為什么長大了?”“那兩年后的貓咪會更大嗎?”通過情境“對話式” 教學,向學生持續性發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也可以從直觀地感受“年、月、日”的時間差異,回答問題,教師再根據短片上的內容進行數學知識的切入,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要領,并熟練運用。此外,對話式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多媒體,還有角色扮演、故事對話等趣味性的場景,促發學生的興趣,在交流中引導出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探究“對話式” 教學, 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效率,探索“對話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教師貼近生活進行對話式教學,因為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結合實際生活與學生交流,學生不僅不會厭煩,還會增強其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能力。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效地結合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中的事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培養學生探索的能力。
例如,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對話:“平時家中曬衣服的衣架是三角形的嗎?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是三角形的呢?”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開展比賽,看看誰尋找的三角形最多,由此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學生的思維會高速運轉。與此同時,老師再講解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通過這種延伸性、探究性的對話式教學,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同時得到提升,學習氛圍也會提高。
總之,“對話式教學”是一種動態課堂的構建,倡導以動態的態度和視角對課堂進行分析和考察。在課堂上,我們注重學生的主體發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數學知識在動態教學中被學生理解,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培養思維能力,從而提升數學學科的學習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