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沙洲小學 郭 娜
學習方式的變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夠及時、適時地進行動手操作對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知識有著無 可代替的作用,同時,通過學生一邊用腦思考,一邊用手操作,一邊用語言表達,可以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弗賴登塔爾曾說過:“學習這一活動最好的辦法是做?!眲邮植僮鬟m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手腦并用,于數學概念學習來說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認識11~20 各數中,設計了如下教學片段:
師:現在要開動腦筋了,請你擺出十二根小棒,怎樣擺能看得很清楚?
生1:一根一根擺。
生2:五根五根擺。
生3:先擺一捆,再擺2 根。
……
通過同學們的操作,發現先擺一捆再擺2 根是最快速,而且一下就能看出擺了多少根的最優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用小棒擺出12,了解數的組成及意義,“怎樣擺12 根小棒能看得很清楚”是個挑戰性問題,孩子們也出現了多種擺法,于是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投影展示孩子們出現的不同擺法,讓孩子說說哪種擺法最好,好在哪。在這樣的動手操作、討論、對比、概括中明確12 的意義,發現一捆小棒表示1 個十,2 根小棒表示2個一,一個十和2 個一合起來是12。
數學思想方法蘊含在數學知識之中,尤其蘊含在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經歷這樣的過程,體驗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
在《使兩個數量同樣多》中,設計了如下教學情境:
出示一堆紅圓片(6),一堆藍圓片(8),你能不能把它們的位置變化下,讓大家數都不用數,一眼就能看出誰比誰多幾個,誰比誰少幾個?
生嘗試操作。
生1:把紅圓片排成一排,把藍圓片排成兩排。
師2:把紅圓片和藍圓片上下對應排列。
師:觀察一下,現在的紅圓片和藍圓片是怎樣擺的?
師:這種擺法稱為一一對應。
師:這種擺法和剛開始的比有什么優點?
生:從現在上下對應的擺法,我們一下就可以看出紅圓片比藍圓片少2 個。
數學思想是潛隱于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內部之物,不易為學生直接把握。在上述活動中,把兩堆圓片重新調整位置,從而一下就比較出誰多誰少,相差數是多少,感悟了數學的一一對應思想。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而言,操作及其經驗是他們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
在《認識平行四邊形》中,設計了如下教學片段:
活動準備:給每個小組準備四根吸管,兩根長一點,兩根短一點,一根線。
活動要求:讓小朋友用線把吸管連起來,做成一個長方形框。
(出示這樣一個長方形框)
師:這是個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
師:這個長方形有什么特點?
生:上下兩條邊一樣長,左右兩條邊一樣長。
師:那我現在來拉一拉(演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圖形變了,但是還是四邊形。
師:對的,還是四邊形,那四邊條的長短有沒有變化?
生:沒有,還是上下兩條邊一樣長,左右兩條邊一樣長。
師:像這樣的四邊形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平行四邊形。
由于給每組準備的吸管長短不同,所以小朋友做的長方形大小不一,用這些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拉一拉后,會出現各種大小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平行四邊形,從而深入認識這些形狀不同、大小不等的平行四邊形。在操作中,學生經歷了由長方形演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深入了解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同時,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為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
對于低學齡段的學生來講,他們的有意注意還處于發展中,課堂中的學習還是要有吸引力才行。而動手操作的學具和方法步驟更是吸引低學齡學生的主力軍。對于小學生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老師所采用的方法策略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那么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一定很好,記憶也一定很是深刻。
在《認識人民幣》中,有一個環節是:每根棒棒糖1 元2 角,請每個小朋友用袋子里的人民幣擺一擺,想一想怎樣付錢能買到棒棒糖呢?
生1:1 元,1 角,1 角。
生2:5 角,5 角,1 角,1 角。
生3:5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
生4: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1 角。
在操作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完全調動起來了,其感官處于一種積極的活動狀態中,“如何付出1 元2 角”是學生熟悉并喜歡的內容,通過這項操作架起了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的橋梁,使數學學習變得生動鮮活起來,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同時,學生在找到如何付1 元2 角的方法時,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尤其是找到用多種方法付出1 元2 角時,更獲得了自信,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產生“我愛學”的強烈欲望。
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學習數學知識同樣也離不開實踐操作??傊?,動手操作為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們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實踐,要根據教學材料,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適時地、適當地設計動手操作活動,給予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其親身感知體驗,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發展思維,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提高課堂教學成效,構建精彩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