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茆圩中心小學 劉凡凡
在教改的這些年,小學的教學方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九年義務教學中,小學是最重要的階段,雖然是小學,但是教學要求高,難度也越來越大,不僅要將知識完好地傳授給學生,老師還要注意教學的特點和方式,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教學效果。目前推廣的對話式教學已經在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展現出良好的效果。但是就從目前反應來看,對話式教學還存在一點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教學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自主性。對此,老師要改進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現在比較推廣對話式教學,隨著不斷的應用和深入,對話式教學的一些問題也漸漸突顯出來。目前對話式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缺乏正確的對話教學方式
在實際的小學教學中,所有的對話式教學都應該服務于教學,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但是由于老師的實踐缺乏對教學的預見性,很多的對話式教學并沒有落到實處,有的脫離教學目標,有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意義的,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便是教學備課不足,沒有認真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深思,沒有合理規劃,才導致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師生對話不能體現平等
對話毫無壓力,沒有緊張感,才是平等的對話,只有對話雙方都感覺到對話的平等,才能順利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才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才會知道學生的想法,才會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但在小學課堂上,我們仍然能看到師生之間的不平等,老師上課時的態度很嚴肅,仿佛在告訴小學生們:“現在是上課時間,不得交頭接耳。”小學生本身就對老師有畏懼心理,看到老師嚴肅的態度,更不敢在課堂上表達,這不利于學生高效率地學習。
對話教學是指在教育學習中,通過教師、教材和學生三者之間的有效互動來促進教學效率和提升教學效果的過程。通過增加學生的認知體會,讓學生對知識能夠充分理解和有所感悟,逐步解決教學課堂所存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對話教學中,應明確理解對話教學的內涵。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清晰地解釋教材,將教材的信息與涉及的知識點、知識體系和學生的學習經驗結合起來,從而產生問題和情境。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喚醒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激發他們形成積極的思想理解和學習行為,并通過教師的巧妙指導,為課堂上有效對話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我們必須注意對話在課堂中的轉換階段。對話是促進教師、學生和課堂文本之間溝通交互的有效手段,教師在對話教學中必須起主導和引導作用,必須利用對話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實現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個性的發展。
1.提高老師數學知識和專業素養
對話式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老師在上課前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導致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很好地應用對話式教學。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和學生一樣要不斷預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將豐富的知識通過對話教學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豐富對話的形式和內容,使課堂上的對話充滿活力,使對話式教學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老師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和教學觀,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和小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幫助小學生解決小學數學問題,幫助小學生們更好更健康地學習。
2.解讀教材,巧妙設置對話
教師可以巧妙設計對話,緊扣教學要求和教材內容,這是開展對話式教學的前提。在開展對話式教學前,老師要仔細研讀教材,分析學生學習的知識程度和學習狀況,將老師對教材的理解應用到對話中。例如教小學生圓柱和圓錐時,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還不夠成熟,容易產生混淆,這時,老師可以利用一些紙張制作圓錐和圓柱的立體模型,帶領小學生先觀察,然后動手參與到模型的制作和組合中,將制作過程拍攝成為視頻,通過多媒體的PPT 展示,學生們會對平面的圓錐和圓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學們舉一反三,就可以鍛煉自己的空間想象力。
3.創建活躍課堂,便于師生對話
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利于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活躍的氣氛有利于老師向同學展示教學內容,同學參與其中,更容易理解老師要講解的內容。比如在小學課程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在進行反比例教學時,老師觀察學生已經掌握了反比例的意思,能夠判斷兩種相互關聯的量是否是反比例的關系,老師可以將學生兩兩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小組之間相互出題,判斷題目中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關系。有的題目是“長方形面積一定時,它的長和寬”,有的題目是“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老師通過小組輪流出題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反比例知識的學習,這樣的互動對話有助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對話式教學是非常適合于小學數學課堂上的一種教學模式,為促進小學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老師要不斷學習和研究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主體因素的發揮,師生之間有效對話和溝通,讓教師在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知識的傳授與吸收、能力的培養與生成、情感的內化與提升已成為教師和學生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自覺,使課堂自然地呈現出和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