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東陽市實驗小學 樓旭珍
“聯系”這一個詞語的概念就是聯絡、接洽,其還表示事物之間的有機關聯。聯系這一個詞語在教學中有著極為豐富的含義,總的來說,數學課堂中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在數學課堂中聯系相關知識點、聯系相似習題、聯系實際生活。
數學的知識點看起來很散,其實內部是有關聯的。聯系能夠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點之間的橋梁,學生通過很多很多的橋梁,就能將知識點有機地串聯起來,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絡體系。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復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體積與容積》的教學,這節課主要介紹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和性質以及它們的體積公式。長方體是由六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是由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的長、寬、高各不相同(或最多只有8 條棱相等),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即12 條棱都相等)。它們都有八個頂點、十二條棱、六個面。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乘寬乘高,正方體的體積等于邊長的三次方。其實對于長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可以理解為底面積乘高。談到面積,學生就會聯想到“平面圖形面積”那一節內容。平面圖形的面積主要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長方形、矩形的面積,這一課的重點內容就是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學生就可以回憶一下當時的推導內容。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二。平行四邊形可以由兩個相等的三角形拼接而成,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底乘以高。學生在學習體積的同時,還復習有關面積的相關知識,那么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就做到了對舊知識的復習。可以看出,這兩個知識是有著一定的關聯的。學生在發現關聯點“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乘以高”后,就可以把兩個知識點聯系起來。因此,在教學新知識的同時,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學會找到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讓學生能很自然地把不同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從而突破新知識的難點,提高學習效果。
知識點的聯系不只表現在兩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其還可以是很多知識點之間的串聯。比如說,在學習分數的時候,學生就可以聯系小數和整數的運算,理清分數、小數、整數四則運算之間的異同。
數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新課程標準就曾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在運用的時候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
學生在學習《體積和容積》這一節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教師事先準備好兩瓶可樂,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小瓶可樂只賣2 元錢,大瓶可樂賣4 元錢。現在每個同學都有四元錢,怎樣購買才能喝到最多的可樂呢?”在同學們思考之后,老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入這節課的學習:“其實這和我們本節課所學的容積有關,學習了容積的知識之后,同學們就知道應該如何去選擇了。”容積就是指物體或者是空間所能容納的單位物體的數量,容積大,所能容納的單位物體數量就多。兩瓶可樂價錢存在差異就在于二者的容積不同。接著老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上面的指標,小瓶可樂的容積是330ml,大瓶可樂的容積是1L,1L=1000ml。后者的容積顯然比前者的容積要大很多,所以后者比前者要貴出許多。如何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呢?我們可以看到,4 元錢可以買兩瓶小的可樂,總的容積是660ml。4元錢同時可以買一瓶大的可樂,容積是1L,也就是1000ml,其比660ml 要多出許多。顯然后者更加劃算,后者可以買到更多的可樂。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學會了如何去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還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能力,這種方式還有利于從小培養愛思考的好習慣。
這種聯系方法比較適合習題課的講解。有不少學生看似學會了一道題目,可是題目稍微一轉換,學生還是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下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在教學習題課的時候,不妨帶著學生去聯想一下相似的習題。
例如在小學數學“工程問題”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目:有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需要24 天完成,乙隊單獨做需要48 天完成。甲、乙兩隊合做8 天后,余下的由丙隊做,又做了6 天才完成。這個工程由丙隊單獨做需要幾天完成?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甲隊的工作效率是乙隊的工作效率是合作八天之后,完成的工作量是所以丙的工作效率是那么這個工程由丙隊單獨做需要的天數是老師在課堂上還可以借助線段圖,讓學生理清楚題目之間的數量關系。線段的總長表示一段工程,用花括號標出已經完成的部分。這樣學生就能很容易理解本題的解決思路:總工程=已經完成的+沒有完成的。講解完后,老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我們在平時的練習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題目啊?” “我們還遇到過這樣的題目:打一份稿件,小明需30 分鐘完成,小王需20 分鐘完成,兩人合打10 分鐘后,余下的由丙15 分鐘完成,這份稿件由丙單獨完成需要幾分鐘?”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和上面那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相似的,學生也可以畫出線段圖,找出其中的數量關系,進而求解。有些數學題目形變了,但是本質卻沒有變,其解題方法還是一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聯系相似習題,進行聯想和歸納,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
如何更好地推進數學課堂,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聯系知識點、生活實際、相似習題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不少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數學課堂因為聯系會更加精彩,這種教學方法應該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