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貴芬 (北京教育學院)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教育的質量。在推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背景下,成人教育需求不斷加強,從事教師這一特殊職業更需要知識和技能的更新。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指對取得教師資格的中小學在職教師進行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方面的培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分為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二者都是為了滿足中小學教師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的需求而提供的學習形式。
當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教學形式以集中面授為主,輔以下校觀摩等。這兩種教學形式都需學員到現場,但參加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活動的學員都是在職教師、時間相對不自由,有些教師離培訓地點遠,路程還得花時間,面授一旦受到影響就無法補課。忽視了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開展的特殊性,這就決定了以面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需要。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對象都是學校教師,參加學習需調整上課時間,因此其學習時間及效率更容易受到影響。例如:班主任的繼續教育培訓,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教育者。班主任的工作無處不在,因此班主任即使在外學習也要隨時處理班級的情況,甚至班級出現緊急情況還要請假趕回學校處理。
當前承擔教師繼續教育教學的老師很多缺乏中小學一線教學經驗,而且對中小學一線的教學實際情況了解較少,培訓內容會以理論為準,無法較好的使理論與學校實踐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教學缺乏針對性,使學員感覺培訓內容過于高大上,不夠腳踏實地,這樣的教師繼續教育自然無法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
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也應該充分利用高科技給培訓帶來的便利。學員不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培訓單位可以將課程資源上傳至平臺,有疑問可以在線留言或授課教師固定時間段在線答疑,學員可以隨時上課,多次觀看學習,有不懂之處可以提問或者答疑時間進平臺進行提問。遠程教育模式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便于學員隨時隨地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
與一般單位人員不同,中小學教師群體有其特殊性,在每一學年有兩個假期,工作期間教師不便出來參加培訓,培訓機構可以調整培訓時間,充分利用寒暑假,將培訓任務向寒暑假傾斜,使教師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中小學教師的知識技能更新需要專家的專業理論引領,也需要一線教師們教學實踐的指導,培訓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除了高校的理論專家,教學能力突出的班主任也應加入培訓隊伍中來,將他們工作所得經驗分享給廣大同仁,使參訓教師能與培訓教師充分溝通交流,將理論、他人經驗與自身實踐銜接,然后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提升自身教學與管理能力,從而達成培訓目標。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論斷再次充分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教育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保證。因此,教育部門對于教師隊伍建設越來越重視,2011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對教師培訓的時間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可見教育部門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只有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才能讓教育改革持續深入,才能培養出黨和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才能使國家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