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喬麗
學前教育是未來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一個素質全面的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啟蒙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所以,在職業學校中,如何更好地培養出直接面向工作崗位的合格幼兒教師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往屆畢業生和就業單位的信息反饋,學生在幼兒美術課教學方面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簡筆畫的教學技能更要加強。簡筆畫是鍛煉觀察、想象、創作能力的途徑,也是上好手工課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機械地傳授知識、技能,而是在傳授的同時開發思路,拋磚引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和繪畫創作、運用能力。如何進行簡筆畫技能訓練、如何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都需要我們這些在一線從事美術教育的教學人員認真思考和不斷探索。
要想讓學生樂意接受、喜歡這一門課程,并下決心自覺自愿地要學好這門課程,首先得讓學生知道這門專業課程對自身方面的重要性及其用途。
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幼兒園教師,從開學伊始就應該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從業方向以及日后工作對本專業技能的要求,以便學生能找準方向、做好定位,腳踏實地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好地制訂自己的學習目標與任務。
幼兒階段,思維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維。簡筆畫淺顯易懂、幼兒容易理解,也較易掌握,而且有利于幼兒情感的抒發。在幼兒課堂教學中,能以簡潔、洗練的繪畫語言,配合教師的課堂講解,這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知識的吸收和轉化、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簡筆畫作為教師的一種形象化教學手段,在幼兒教育、教學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一項基本的教學技能。
對學生學習美術課興趣的培養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首要一步。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都是值得探究和學習的。
風格迥異的兒童畫圖片、制作的教學用具、動畫片、畫冊、錄像、光碟等形式,讓學生接觸大量的優秀作品,發揮聲音、圖像、音樂刺激作用,使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增加感性的認識,拓寬視野、感受兒童畫的樂趣、美感,還能引起學生極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好奇和興趣的支配下,他們主動愉快地嘗試、接受基本技巧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學習熱情。
作為一名教師,學習、提高是永無止境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習和嘗試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和樂趣。在教學中,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這也是一種必須修煉的教學本領。比如:針對每幅教學范畫、場景,我會鼓勵學生進行想象、聯想,通過編故事、兒歌、童謠或用表演的形式,來表述這幅畫帶給自己的情感體驗或認識,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表演能力,也使他們樂在其中,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
課堂要能給學生以啟發、思考和引導。而老師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講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言詞中透露著思辯與智慧,話語中體現著幽默風趣、語調中包含著抑揚頓挫。老師在主導教學時應努力營造出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中得以輕松地展現自我。那么,學生就會把對老師本人的喜愛遷移為對美術學科的熱愛,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學習習慣。
在現行簡筆畫教科書中,教學計劃是按每一個章節內容逐步來學習的,如果按這樣的課時按排,每個單元的練習是單一的,而且也缺少趣味性。在教學中,可以做這樣的嘗試:利用5—6 周的時間,將所有的章節大致學習了解,在練習中就可以動物、人物、景物、靜物、植物結合起來畫,如此畫面會更加豐富,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畫面組織能力。
簡筆畫的表現方法無非就是概括、夸張、擬人的運用,借助于圖片和示范加以說明,讓學生掌握,那么就可以在練習中慢慢熟練運用。作畫也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和搭配方法,比如:一幅風景畫,它的主體物一般是在中間,會有地平線、要加一些樹、植物,會有天空的景色,而天空也有固定的搭配。作畫的常規步驟也是不變的,只需在訓練中會熟練掌握。
在教學中,在每一幅作品中,我們都應提倡大膽發揮想象,融入自己的想法、見解、和審美觀,嘗試與范畫作品有不一樣的地方,只要能邁出創作的步子,只需稍加訓練,久而久之,便會有模有樣了。
學習簡筆畫沒有捷徑,只能靠自己多觀察、多歸納、多實踐、平時多積累勤記憶。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該如何去訓練簡筆畫基本功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學習簡筆畫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心浮氣躁,面對多種多樣的形象和范作,首先,應有合理的練習計劃,根據個人的繪畫水平和功底,制訂適合個人的訓練計劃。
有了明確的訓練計劃,接下來就是選擇各種形象進行臨摹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能少勿多、能簡勿繁、能直不彎、先單個后整幅、先練線條后潤色,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要多注意歸納由淺入深。
練習的終極目的,是掌握繪畫的技巧、方法,是了解各種事物的特征及其畫法,以便日后的教學。在每個章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有明確的學習要求,需要掌握多少種常見事物的畫法,并通過練習牢記其形象特征。在反復的練習中激發鼓勵學生慢慢自己嘗試在已有繪畫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創造,也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
繪畫技能的提高,是一個慢慢積累經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教授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鍛煉各種繪畫能力,比如:觀察、聯想、記憶、歸納。
藝術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再創造,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是豐富的素材。作為美術老師,要積極引導他們走向自然、融入社會,觀察體驗身邊的事物。讓學生嗅出生活的清新,感受自然風貌,激發美感。要善于引導學生用畫筆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場面,甚至可以發揮想象,添加其他一些事物,增強畫面美感。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學生興趣盎然還可以訓練觀察、想象、造型、畫面掌控能力。
長期上繪畫課,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厭學情緒,此時,可根據當堂內容穿插一些與本節課內容、形象有關的剪紙、泥塑課程,來適時豐富一下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兒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色彩,是繪畫特有的藝術語言,也是繪畫最吸引人的地方,如何把握兒童的繪畫心理、繪畫特點,掌握兒童簡筆畫的色彩特點,也是基本技能訓練之一。
了解色彩基本常識,認識各種顏色及其屬性,熟悉各種色彩的搭配以及產生視覺效果。
兒童畫用色大膽、夸張、對比顯明、強烈,給人以輕松、明快感。
漸變色的運用可以讓畫面色彩更加豐富,能增加層次感。對比色會使畫面增強韻律感,節奏感,使畫面變得明快、響亮。在畫面色彩太雜亂時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調合色黑、白、灰,來平衡畫面關系。
幼教專業學生都要有走進課堂,成為一名教師的心理準備。所以在課堂上,教學還應注意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和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讓學生經常上講臺展現自己,特別是讓學生走到前面參與到黑板簡筆畫的繪畫中去,并在繪畫前組織簡短的語言為自己所畫的事物做個引語和表述。讓學生找到身為教師的感覺,同一個班、同一個級、每個階段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技能比武活動,提高學生全員參與熱情。
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在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促使學生利用閑暇、課余、自習時間自覺上板練習簡筆畫,并開展相互評價。
學生們大都有愛表現、喜歡成功的喜悅感,畫展便是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一個平臺,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而且還可以在展覽中相互學習交流,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同時,提供給廣大師生一些賞心悅目的美術作品,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讓整個學校都處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藝術氛圍當中,無形中,學生就被這種藝術氛圍所感染。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開設,應與學生將來的職業需求相結合,教師應當加強其實用性和創造性的教育,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注意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同時,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不僅僅是一門技術,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悉心研究教學教法,改進教學,這樣才能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藝術,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培養出能勝任工作崗位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