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軍
在現在的教育領域發展過程中,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初中書法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在初中書法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書法能力提高,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書法技能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從而提高初中書法教學的質量。所以在平常的初中書法教學中,作為一名合格的書法老師,就要積極將德育融入到課堂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中學生漸漸愛上書法。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談一談初中書法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在我國的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初中的書法教學中,要想很好地滲透德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我國書法藝術的魅力,從而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這就要求書法老師在教學課堂上,不要一味進行如何書寫的講解,而是應該適當向學生普及我國的書法藝術發展的由來,讓他們知道中國是藝術書法的發源地,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歸屬感,還可以在無形中增強了他們對書法的熱愛,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
例如:在進行初中書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為了促進中學生的書法能力,讓他們可以進行一下初步的書法藝術分析。比如,在學習《顏柳楷書運筆方式比較》的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就首先可以對該書法的創作者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到唐代的顏真卿和柳公權不僅書法好,人品也是一級棒,并且在唐代這兩個人的書法還有“顏筋柳骨”的美稱,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析,找出這兩位書法家書法的不同與相同之處。讓學生從古代的書法家身上感受到書法的藝術,感受到我國書法的重要地位,有助于學生愛國主義的養成,促進德育的滲透。
在以往的初中書法教學過程中,很多書法老師都只是注重學生對書法書寫技巧的教學,造成課堂的局限性,并且這樣也不利于德育的滲透。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書法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提升,就需要在書法的教學基礎上,向學生拓展一些有關書法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并且讓學生通過延伸知識的理解,了解到書法家的故事,有利于高尚品質的養成。
例如:在進行初中書法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將德育的質量提升起來,老師就要積極進行知識的延伸。比如,在學習《王羲之——行書史上第一位大家》這一部分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進行延伸,讓學生充分認識王羲之,認識到行書的魅力所在。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當時東晉的時代背景以及王羲之的仕途坎坷,使得學生可以充分認識王羲之的人物特征,然后老師再向學生推薦王羲之的作品,讓學生對《蘭亭集序》進行閱讀,從文章中體會王羲之的思想感情。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學習到書法家身上那份堅持不懈,勤學苦練的精神,有助于高尚品質的養成,更有助于德育在書法教學的滲透。
很多初中生心理素質變得越來越脆弱,這種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開展。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可以有效學習書法,學校就可以積極開展書法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的形式,真正認識到書法的藝術性,在鍛煉了自己心理素質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書法技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有利于促進德育的滲透。
例如,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定期舉行一個書法之日,在這一天,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優勢以及興趣去參加。活動的形式有書法辯論賽、書法比賽以及書法交流會等,讓學生可以在各種形式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學校還可以開展書法講座,讓學生積極進行聽講。這些活動形式的開展,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更有利于學生的德育,讓學生明白書法與德育是不能分開的。
初中書法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只有德育與書法相輔相成,才可以促進學生對書法的真正學習,因為書法與一個人的人品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初中書法的教學中,在對初中學生進行關于書法能力的提升的訓練上,要講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