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四川省木里縣后所鄉九年制學校,四川 木里 615700)
傳統英語教學中,我們最為重視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考試能力,常常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英語口語能力也越來越重視。這也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出了要求,教學中我們不但要重視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口語能力。
如果是語言是一座大廈,那么詞匯就是建筑這座大廈的材料。所以,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詞匯的教學。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沒有較大的詞匯量,就很難進行準確的英語表達,特別是口語表達。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重視簡單單詞的多詞義教學工作??谡Z訓練中,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我們的教師很多沒出國學習,口語不是很標準,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的有效手段。背誦課文能幫助學生在腦子里儲存詞匯和習慣用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后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首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抽查部分學生的背書情況,并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布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一)為促進學生口語的提高,每天利用課前的五分鐘,進行口語訓練,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時間2-3分鐘,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梢允敲咳請蟾?、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值日生說完之后,必須給下面的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要給該生一個口語分數,并且記錄在冊。這是鞏固知識和形成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每個學習小組4-6人,注意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口語實踐的機會,同時優等生可以在小組內起到帶動作用,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后,還要挑選幾組當堂表演或對話,并且讓學生自己評出優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學生在上新課之前會自覺預習,這樣一來學生的預習習慣得以養成,真是一舉多得!
(三)鼓勵學生說英語,大膽展現自己。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對話課,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見的時間和空間。當學生急于說出內心想法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聲說英語,目視對話者,以示真誠和專注,然后說出自己要說的內容。學生在不經意的抬頭之間,暗合了口語習得的規律。在閱讀和模仿之后,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然后抬頭,重新理順結構,排列詞組,以期表達自己。學生可能借用課文或對話中的原句,還可能犯一些語法錯誤,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已經把書上的語言融為自己的語言。這個內化的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考驗了學生的記憶,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嘗試著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組織句子,而非簡單地朗讀或背誦。大聲說英語,使消極的語言接受轉為主動的輸出,完成了一個巧妙的過渡,使學生學會用英語去思維,這樣使用英語變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四)開動腦筋,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寬松的語言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大膽、主動發表意見,這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同的口語訓練形式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實現知識從不會—學會—會用的轉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成功的樂趣。教師不應只是簡單生硬地糾正學生的口語錯誤,而應耐心地引導學生去自由表達,找出學生表達中的優點或缺點,并就優點加以表揚。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怕犯錯誤而不敢進行英語口語表達了。課堂上的口語訓練形式是多樣的:按人數可以分為單人、雙人、小組,按形式可以分為對話、表演、說唱、討論、辯論、口頭作文、演講、看錄像等等。豐富多變的課堂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愿望,達到從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
不管學生的理論學得有多好,必須在實踐中去運用才能形成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操練口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倡導學生課后多聽多說多唱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舉辦多種形式的PARTI。如,英語朗讀、演講、講故事和英語歌曲、戲劇、小品表演等。這些表演形式活潑,內容廣泛,既能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語言的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加強實踐,培養豐富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