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權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孔家學校,內蒙古 通遼 028000)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成為了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它不光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其認知和理解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兼顧每位同學,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首先,英語課堂中的傳統教學方式較少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態度散漫等現象,而利用微課開展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短小精練、主題突出以及優美的背景音樂、生動的畫面,將英語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與傳統教學方式產生了明顯的對比,提高了教學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微視頻中的畫面豐富、色彩明亮,能夠給予學生視覺上的沖擊,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其次,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制度的約束下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如果英語教師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微視頻加深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視頻進行提問,從而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最后,利用微課開展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難點制作成微視頻,突出教學的主要內容,也可以把微課視頻上傳到班級公共郵箱,讓學生回家后觀看,便于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往往會利用詞匯、發音等方式引導學生預習新知內容。這樣的預習內容過于枯燥、乏味,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對此,我在預習活動開展中,會立足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點”,將微課形式引入其中,引導學生在微課的引領下對所要學習的新知內容產生感性的認知。以Myfamily該內容教學為例,“家”對于小學生來說極為熟悉的,“家”往往是溫馨的港灣。對此,我在預習活動開展中,會借助微課設計一個溫馨的家庭場景,借此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多種感官的調動下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內容進行探索。在觀看情境的過程中,我會在微課旁邊注上本次預習的任務: ① 自主學習與家庭有關的新詞,如 father, mother, brother 等。② 請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感知there be 句型。并將自己喜歡的一張家庭照片帶到課堂中,運用 there be 這一句型對自己的家庭成員進行介紹。③立足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對家庭的感知,說一說自己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在任務的驅使下,其會有針對性地觀看微課,并借助教材內容來探尋任務解決方法,從而自主地學習到與family 有關的內容。
課堂是學生英語學習、教師答疑解惑的主要場所。而在這一場所利用微課,英語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微課具有精準性和生動性,所以其可以輔助教師開展難點知識的理解教學并集中攻克,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優化英語課堂質量。例如:在教學“ School things ”時,在課上講解環節,教師發現 “ What ’ s this? ”、“ What ’ s this in English? ”、“ It ’ s a/an …” 等句型,學生難以掌握。而為了輔助學生克服難點、掌握知識,我組織學生觀看了微課。微課內容包括: 1.介紹這三個句型,如“ What ’s this? ”還原成“ What(什么)is(是)this(這)? ”2.配合圖片場景,組織關于這些句子的對話。如 A: “ What ’ s this? ” B: “ It ’ s apen.”而學生在整體觀看一遍之后,我又配合微課進行了具體的詮釋,并引導學生重復這些句子。而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短小精悍、主題鮮明的微課高效學習了簡單句型,解決了難點問題。可見,課堂環節利用微課可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幾乎每一堂課我們都會遇到諸多的重難點知識。這些重點知識不僅是教師的教學難點所在,也是學生的英語學習難點所在。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取知識講解和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為了有效地突破英語重難點知識講解,我在教學活動開展匯總往往會利用微課,以靈活多樣且直觀形象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參與中自然而然地實現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尤其在語法知識教學活動開展中,這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老大難所在。我往往會根據某一語法知識,有針對性地錄制微課,以微課引導學生系統而深入地探究該語法知識,從而有效地實現重難點知識突破。
總而言之,傳統課堂教學制約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也很難滿足當下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所以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將微課與教學有效融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進而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