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莎
(湖南省長沙縣第九中學,湖南 長沙 410100)
美術是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肩負著培養、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任,其還是最重要的視覺藝術,對學生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審美情操等方面也具有著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國高中美術鑒賞課內容比較單調,缺乏創新,對于美術鑒賞,還停留在比較低的水平,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對美術認知的培養比較缺乏。同時在進行美術教學時,缺乏系統性,每個模塊之間缺少銜接。另外,美術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對于美術實用性的教學,將美術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關聯,不僅把繪畫作為美術的范疇,還應該進一步拓展學生對于美術范圍的認知。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美術教師綜合水平較低,在進行美術欣賞課教學時,由于教師美學基本功較差,無法將學生帶入到美學故事所營造的藝術性氛圍當中,忽視學生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只是注重對于學生美術技巧的訓練。
由于我國過去曾采用應試教育對學生進行考察,教學理念往往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高中階段的學生主要精力都放在高考上,而對于美術課的學習比較忽視,學生缺乏對于美術鑒賞課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是目前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較大問題。
由于我國過去長期應用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有很強的功利性,無論是學生和家長主要精注意力都放在高考上,對于美術課的學習比較忽視。同時,我國高中美術教師比較缺乏,而且現任的很多美術教師美術功底較差,未受過專業繪畫培訓,也不是科班出身。美術教師水平不高,使得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很難提升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
在高中階段,開展美術欣賞課,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審美能力,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其次,高中美術欣賞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對情感的啟迪。另外,學習美術鑒賞,讓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藝術作品中的審美表達,還能使學生學到更多藝術領域的知識,開拓視野。
美術欣賞并不是需要教師直接將自己觀賞畫作的感受,直接講給學生聽,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畫作的美感。對于每一份畫作的賞析,學生都要有自己個性化的評價和觀賞角度,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運用多角度和多個感官去進行分析,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能理解美術作品的作者想要通過畫作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個性化的美術鑒賞力。另外,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看法和觀點,并詢問其原因,這種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利于幫助學生整理去思考角度,積累鑒賞經驗。
高中美術鑒賞課,培養學生創造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不是只為了批判和欣賞美術作品,而是為了可以將學到的美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去。不只是畫作是屬于美學的范疇,無論是何種意識形態,只要是美好的東西,就可以認定是美學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具有美感的物體和素材進行鑒賞,這樣有利于學生將學到的美術鑒賞知識與美術作品評價方式,進行個性化整合,并加以利用。
美術鑒賞課需要美術教師具有專業化的美學素養,而美術教師的個人教學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建立和發展。高中美術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美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導,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提升學生參與感,幫助學生培養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在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課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手段,采用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美術作品,并讓學生進行分組交流討論,教師進行適時的引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可以適當采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于美術知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目前的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高中美術欣賞課對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和審美水平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我國現階段的美術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美術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學內容不合理等問題,需要多方面進行長時間努力,才能得到改善。為此,在日常教學中,高中美術教師應該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來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并將美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