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杰
(吉林省龍井市第五中學,吉林 龍井 133400)
翻轉課堂這種新型模式的出現,增加了學生對現今時代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有技巧的采用新型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加大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資源的重視,更多的利用互聯網信息。筆者對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做了研究與思考,簡要闡述如何將翻轉課堂法簡單有效的融入到教學中。
首先,翻轉課堂存在多種概念與說法,但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可以說成大同小異,本源相同。總之,我們可以將翻轉課堂模式分成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翻轉課堂是翻轉了課上課下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在課堂上的“內容傳遞”和在課堂結束后的“深化吸收”進行翻轉,也在一定程度上翻轉了教師與學生的課堂角色,“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方式。
其次,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翻轉課堂賦予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權利,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錄制不同的視頻教學來了解學習內容,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動用自己的腦力去理解所學內容,并真實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疑問,有著因材施教的意味。雖然,小學生涯對學生簡單的介紹了信息技術,但是,沒有被列為中考科目的信息技術也就不會被學生重視,從而使得升到初中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淺顯且高低不同。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信息教學中是尤為重要,不可忽視的存在。而翻轉課堂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另一突出特點便是師生角色發生了顛倒,鼓舞激勵了學生的語言交流、團隊合作、積極探索,加強了學生在課堂中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求學問答,不是由教師將問題和答案一味的教授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向主動教師提出疑問,這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首先翻轉課堂模式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了課前,這時教師的視頻錄制和學生的預習視頻便是重中之重,這樣的課前準備可以增強學生對即將學習知識的熱情。教學視頻的錄制對于教師是有要求的,教師要將教案與視頻教學內容相結合完善,而且教師要錄制的視頻一定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視頻及簡短精悍又生動有趣。例如:在教學FLASH動畫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將所講內容在十分鐘表現出來,不要讓視頻出現卡頓的特殊情況,要讓視頻的畫質清晰,避免給學生帶來因畫面模糊而造成的認知錯誤。動畫的導出、發布、輸出,作為重難點在錄制視頻時,避免學生因枯燥困難而放棄學習,教師可以使用有趣動畫文件,可以是“瓢蟲在森林中爬行”,這樣的文件會給學生帶來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從而看完對于導出動畫的整個學習。其次翻轉課堂模式的視頻也可以來檢測學生,也可以方便教師簡單的判斷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教師將教學視頻展示給學生,并對學生提出與視頻中內容有關的問題,如果沒能找到答案,可以讓學生再次觀看,從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翻轉課堂的模式,在角色轉變后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而教師理所當然的發揮著引導作用。隨著課堂鈴響課堂活動也就隨即開展了,課堂活動便是學生的主活動場,是學生作為主體將課前的疑問拿到課堂中與學生進行討論,向教師進行提問,從而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課堂活動主要以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為主,可以將其分為提出問題、小組討論、闡述觀點、教師的點評與完善、教師發布任務。教師就如一堂課的總導演,把握者節奏與進度,在學生的小組討論出現問題時,要及時介入。例如:在學習FLASH中,學生在討論如何將流動的水分享給他人欣賞時,對發布的格式存在了問題與爭執而無法進行時,教師需要去進行點播,帶動課堂的進行。在觀點闡述后,教師的點評完善是尤為重要的,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讓學生對其學習到的知識更加有利的進行吸收與消化。教師可以在小組內發布任務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將學生的任務成果上傳到網絡,進行評選活動,這種現象可以使得 學生之間進行良性的比賽,從而形成一種創優爭先的學習氛圍。
信息技術是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它既需要時間去理解,又需要空間去實踐完成,而翻轉課堂模式的出現恰巧滿足了這兩方面需求,讓學生可以去通過微視頻作為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復習,也可以讓一些特殊情況的學生對丟失的課程進行彌補。總而言之,將翻轉課堂模式巧妙地運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是教育改革中尤為重要的一步,也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也讓教師能夠清晰地看到學生的疑問和困難,輔助了教師的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是符合當代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采用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