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容
(四川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階段,生命的每一段歷程都要時刻吸取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那么,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應積極運用教師授予的自主學習策略,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英語學習技能,以此來達到自主發展的目的。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著重敘述英語自主學習的含義、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幫助學生發展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對自身學習的管理。現代心理學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即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制訂并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具體地講就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科學指導,圍繞教師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地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逐步自主評價學習結果。我國教育部頒布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要轉變過于強調接受的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優生與差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去甚遠。優生通常能在無人指導或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主預習課本知識,整理錯題,閱讀課外書籍等活動,拓展知識面。但大部分高中生,英語學習無很強的計劃性、目的性,重于完成眼前的任務,無明確的長遠目標。在老師的監督或說教下,能意識到學習中存在問題,有改正意識,但缺少意志力與自我監督能力,常常半途而廢。在老師或優生的指導與幫助下,高中生學到了許多英語學習的策略,但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靈活運用。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只著眼于課本,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很少自主選擇課外學習材料及活動,遏制了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這些狀況顯然與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的目標相差甚遠,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潛移默化地授予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高中科目較多,學習內容有一定的深度,課前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師上課前,學生必須借助于工具書、學生光盤、生詞表等,研讀文章,初步了解要學的基本內容,記錄預習中的疑難詞匯、詞組、句型等,產生求知欲望。預習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1.學生粗略地瀏覽第二天要上的新課,劃出不懂之處或查出生詞,對要上的新課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產生聽課障礙。2.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或根據自身所需查找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并完成教科書或學案上提出的問題,必要時可適當地做筆記,記下遺忘的舊知識及不懂的新知識。在教師講授新課時,能有側重點地聽課,提高聽課效率。3.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新課,可借助于課外讀物、網絡去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閱到各國歷史、文化、自然地理、文化名著等和書本內容相關的資料。這一做法的目的是學的更多、更廣,幫助他們理解課文,豐富背景知識,而且在某些方面還可彌補教師的不足,而不僅僅是為上課做準備。
學生課前進行有目的、有要求、有計劃、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然后帶著問題走入課堂。課堂45分鐘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戰場,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有效學習策略的重要途徑。怎樣在課堂上把握住自己,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是相當重要的。新課標也對英語教學提出了“任務型”教學的要求,以此促使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那么在課堂上學生可運用哪些策略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呢?1)學生應利用教師的課堂教學,利用教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聽清教師課堂指令后,在既定時間內,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綜合分析和積極思考,從中明白事理,在完成老師制定的任務和目標的同時掌握知識,提高能力。2)在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work等合作活動中,學生應積極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同伴交換信息,合作學習。在如辯論、歸納、答疑等活動中,學生應勇敢表達自己的思想。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與別人作比較,傾聽別人的聲音,感受別人的心情,且能重新整合思想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培養合作能力、提高交際能力的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3)在學習中,學生不但要與同伴交流合作,還需與老師進行良好的互動。教師在課堂上擔任組織者、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參與者等等角色,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解決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需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記好筆記,參與活動,善于提問,多動多講,與老師進行有效互動交流,展示自己的主體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課前充分地預習,課中高效地聽課,課后及時自主的復習也不容忽視。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出復習的重點,或根據老師提供的復習資料進行復習,千萬不可搞成大量重復。學生應抓住復習的時機,及時回想上課內容,聯系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整理筆記。將課上未記下的內容補充完整,不明白的內容虛心請教同伴或老師,或根據筆記內容進行自我充電。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記憶。復習的最好方法是運用。因為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地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才能掌握它,只有更好地運用,才能使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能力,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掌握語言。因此復習時要多做練習,練習并不僅僅局限于完成一兩張試卷,還包括參加使用英語的各類活動,如英語角、閱讀競賽,戲劇表演,英語報等,深化對知識的運用,將課本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總之,自主學習的策略要因人而異,每個學生應當自我指導、自我調節和自我激勵,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