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高上
(蘭州十一集教育集團,甘肅 蘭州 730030)
教學活動中最本質的關系就是教與學的關系,教師如何教與學生如何學是教學改革矚目的話題。在新課改中,教師的教從教會學生知識轉變為教會學生學習,這個變化意味著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講授教學模式,尋找既能教會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能教會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從機械的接受學習過渡到主動的發現學習,學生學習方法的變化昭示著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需要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等過程學習知識。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是通過教學實踐證明的與傳統教學幾乎南轅北轍的教學,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為教學起點,讓學生經歷交流與實踐,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最終目的。復習課是最難把握的一種課型,數學復習課是難度最大的復習課,數學課本身較之其他學科更枯燥難懂,再加上學生沒有學習新課的新鮮感,初三總復習又是學生將九年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并串聯,如何上好初三數學復習課成為初中數學老師頭疼的問題,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以其獨樹一幟的教學流程被初中數學老師關注,后又因其已有的成功的提高初中數學復習效率的實踐結果而被推崇。本文將從兩個部分來論述,分別為解讀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與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在初三數學復習課的具體應用策略。
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是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李庾南老師歷經三十三年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教育學理論知識而創立的新型數學教學法,該教學法經過實踐驗證已經從數學學科推廣到其他學科中。筆者將從三個關鍵詞進行解讀。首先,自學可分為接受性自學、生成性自學與創造性自學。接受性自學活動是利用一些自學輔助材料如教學視頻、教材或教輔材料來進獲取知識;生成性自學是指在凸顯新知識的情境或背景中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創造性自學指的是通過思維的拓展與延伸從已有的知識中遷移出新知識。其次,議論可分為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通過引導學生參與交流與討論在認知與情感上增加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與對“議論”的體驗;第二層通過以學生的實際思維水平出發加深“議論”的思考難度。引導是教師運用點撥、提示、解惑等方法讓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解決認知沖突、啟發學生思維等。
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教學環節很清晰,即獨立自學、合作議論與相機引導三個環節,在總復習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熟悉這樣的學習流程,之后學會自主復習,增加復習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在進行一個數學類別的復習時,可以讓學生先自己根據教材或教輔材料將所有的知識點列出,例如在復習三角形這一大類的知識時,學生可以先將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點列出,這一步驟能鍛煉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并且經過這一環節也能讓學生將基礎知識進一步掌握;然后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知識之間有什么相關聯的地方,歸納知識點的異同點,這一環節能夠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并且通過討論也能讓學生初步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最后,教師可以尋找恰當的時機將學生的談論結果進行總結,引導學生論證猜想、解決疑問、實踐探究、總結規律。
復習過程中教師通常會設計練習題讓學生再鞏固基礎知識,但是在設計練習后教師要注意及時引導學生進行錯題分析,這樣才能將數學練習的作用充分發揮,不造成練習過多,練習效果不盡人意等現象。為更好的進行數學錯題分析,教師可以結合自學、議論與引導三個環節進行。首先讓學生根據題目答案自己尋找出出錯點,再讓學生進行群體討論分享自己的錯誤,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易錯點進行總結,尋找出優生、中等生與差生三個層次學生的易錯處,進而逐個突破。
綜上所述,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能提高數學復習的效率,初中數學老師可以通過分層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復習并結合自學、議論、引導幫助學生分析數學題中的錯誤來發揮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價值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