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鵬
(信陽師范學院 發展規劃處,河南 信陽 464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的提出,使文化自信上升到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同樣重要的地位,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向前邁出了重大一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又強調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充分說明文化自信之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具有重大作用和戰略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大學生要肩負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任,必須堅定和弘揚文化自信,切實以文化自信引領和踐行文化擔當。
文化自信提出以后,許多學者試圖對其進行概念界定。然而,從學界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眾說紛紜,仍沒有公認的定論。筆者認為,所謂文化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高度認同與積極踐行的自身文化歷史與現實的價值追求,并對其生命力、創造力與影響力充滿信心的情感認同與態度肯定。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內涵:
第一,必須從“四個自信”的整體框架來理解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撐、精神基因與精神根基,其傾向于主體的自我意識、精神反省以及價值選擇,是發自于人內心對價值觀念的肯定,一旦形成并趨于堅定,就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
第二,必須從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來理解文化自信。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和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當前,西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進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其以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等形式上演著文化入侵。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就是強調堅持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與傳統的自信。如果摒棄優秀的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我們的文化自信就難以真正立起來,我們的民族特性也有可能在被同化中喪失。
第三,必須從對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重大作用來理解文化自信。五千年來,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不間斷的國家,其中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基因,形成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符號,成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和力量。正是因為在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共同涵養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展現出歷久彌新的蓬勃生機,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文化自信的基石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成。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克己奉公、修己慎獨、勤儉廉正等思想,鼓舞著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好公仆,激勵著中國共產黨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革命文化發端于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危亡之際,孕育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偉大斗爭精神。當前,為打破國際反華勢力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圍堵和封鎖,打擊國內一些非議黨執政的圖謀不軌者,都需要中國共產黨人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勢和決心。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推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新時代大學生堅定和弘揚文化自信,能夠增強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認同,從而鞏固黨的執政根基。
新時代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比較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當前的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呈現出集中爆發態勢。另外,一些西方國家至今對我國的崛起別有用心,企圖施以各種形式的打壓和圍堵。雖然“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但是西方國家依然披著文明的外衣進行著文化滲透和文化入侵。新時代大學生通過堅定和弘揚文化自信,做好馬克思主義的傳承者捍衛者踐行者,有利于維護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
文化自信不僅直接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狀態和我們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回首中華文明的幾千年歷史,每一個興盛的朝代背后都有繁榮的文化作支撐。近代以來,在國力大幅衰減和西方列強的入侵下,西方文化逐漸在中國興起并占據上風,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跌入谷底。今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恢復和弘揚文化自信愈加重要。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內在基礎和現實需要。只有堅定了文化自信,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會有不斷增強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算是真正的復興。新時代大學生堅定和弘揚文化自信,才能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提供磅礴力量和堅實支撐。
毛澤東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成立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窮極手段企圖將社會主義國家消滅殆盡。當暴力手段和武力入侵不能奏效的時候,它們就轉化了策略,將意識形態領域作為重要突破口。上世紀九十年代,蘇東劇變就是被西方發達國家成功和平演變的鐵證。此后,中國成了西方反共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手段,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文化侵略,它們憑借在國際體系中的強勢話語權,竭力推銷資產階級的核心價值觀,貶低和詆毀馬克思主義,試圖顛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這個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蓄意向我國大學生散布和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沖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產業規模增長迅速,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600億元;產業質量持續提高,拍出了一批以《人民的名義》《戰狼2》《流浪地球》等為代表的文化精品;新技術、新應用加速融入文化產業,催生了新業態。但與西方文化強國相比,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供需不平衡,文化供給還遠遠不能滿足文化需求;高質量的文化精品稀缺;文化企業總體實力較弱;傳統文化產業還不適應新業態的發展;文化產品的國際影響力不足,等等。由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難以滿足人民對高質量文化供給的需要,這部分空白被外國文化所占據,如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劇以及歐洲足球五大聯賽與NBA在中國的流行。化產業發展的落后局面,讓新時代大學生陷入直面外國文化價值觀沖擊的境地。
今天的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推動了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隨著移動智能終端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全面普及,每一位大學生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開放化和多元化的網絡環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大學生獲取信息更加便捷迅速,但隨之而來的網絡虛假信息、負面信息,對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且自近代以來,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中國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容易對標西方文化并接受其強勢話語權的審視,導致一些大學生習慣于用西方價值體系來評判是非、美丑、善惡。這種現狀在網絡的作用下,被建構成的西方文化的優越性與中國文化的落后形象有進一步被放大的可能。一旦我國的文化話語權被稀釋或旁落,新時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就更加難以立起來。
情感認同是新時代大學生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只有他們發自內心地認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才能真正地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我國堅守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本質體現和根本要求。如果我們不信仰、不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民主專政將面臨被傾覆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不斷開創和發展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新時代大學生只有樹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增強對文化自信的認可;樹立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才能增強對文化自信的肯定;樹立了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才能增強對文化自信的接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實現文化自信的內化,需要使所內化的內容真正深入人心,變成人們的思維模式、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新時代大學生對文化自信的意識內化,就是要將“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印在心上、刻在骨子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保證,只有擁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國才能發展出具有旺盛生命力、創造力的文化,才能推動文化自信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新時代大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增強文化自信的最大現實需要,是促進文化自信內化于心的關鍵一招,也是最能反映大學生呼聲和心愿的重大關切。
堅定文化自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堅持在工作中、貫徹在日常里,自覺在小事、身邊事中投入真情、見到真效。大學生作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爭當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者、革命文化的捍衛者、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踐行者,就必須在落實落小落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下大功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目標和追求。新時代大學生要增強對文化自信的行動自覺,就需要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力。大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為文化自信注入豐富的營養、賦予接地氣的時代內涵,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于行,最大限度地促進文化自信在化人育人上的功能發揮,從而增強文化自信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