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媛
(洮南市安定鎮學校,吉林 洮南 137132)
作為生物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生物學科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時刻為學生傳達這樣一種信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對世界、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深化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重視程度,學生切忌把生物學科簡單的理解為只是學習動植物名稱、了解動物習性而已。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來說,容易產生這些問題:初中生對生物學習沒有興趣、積極性不高、缺乏創新能力、對生物學科不夠重視等等。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缺乏新穎的角度和創新的教學模式也是導致生物學習困難重重的原因。基于種種問題,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應該主動承擔責任與義務,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模式,不斷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現實的要求。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針對初中生的階段性學習特點以及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性格特點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斷研究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創新,不能止步不前,一味的“吃老本”。
在初中生物教學理念的創新上,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對課堂主體的創新,傳統的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主體,采用老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模式。但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成為課堂上的引導者和啟發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進行引導性教學,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等。由教師說學生聽更多的轉變為學生多思、多說,老師多聽、多導的教學模式。其次,是對教學目標的創新。傳統教學中,教師的目標是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很多教師照本宣科,寫教案、講內容,自認為只要將規定的任務完成了,自己便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但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將素質教育的要求貫穿到整個生物課堂教學中,從而培養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最后,是對教學手段的創新。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教師只能通過口述的方式進行枯燥的描述,課堂氛圍不足,而在新課標的鼓勵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開展有效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如教師可以借助室內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生動的生物活動,講述生物知識,以提問的方式增強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正確的運用網絡查找關于生物科學的相關資料,從而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視野。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主動研究和思考的主要動力。因此,作為生物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對初中生物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習慣。首先,再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問題設置上,教師可根據課堂需要設計一些與身邊熟悉事物相聯系的問題。如青蛙為何冬眠?它靠什么進行冬眠?到了秋天,大雁南飛是什么情況?那么到了春天是南方天氣冷了么?大雁才會往北飛么?面包為什么會發霉?這樣一來學生帶著好奇心便會更容易融入到課堂之中,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通過生物課堂的學習,學生才能解答心中的疑問。
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學好生物學科的重要基礎,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生物,可以說生物知識和生物現象與我們是最為密切相關的。比如鮮花我們常常見,大概想象玫瑰花是什么樣的?牽牛花是什么樣的?但是,有誰近距離觀察過這些花么?顯然會很少有人觀察,更不用說了解鮮花的結構和成分組成了。在課堂中,教師可準備一些牽牛花或者玫瑰花,發給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并通過自己的觀察描述和記住鮮花的組成。同時,告訴學生要注意觀察我們身邊的各種生物,知識無處不在,學習活動也可以無時不進行。譬如身邊的樹木、小貓、小狗等等。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生物教師不僅僅要掌握生物知識,有時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作為專業科目的教師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其他技能,以滿足豐富的教學方法的要求。如在生物教學中,適當運用簡筆畫的方式開展教學,有時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在生物課上,關于人體骨骼的授課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用簡筆畫勾勒出人體骨架,盡量做到滑稽詼諧一些,但切忌失真。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既新穎獨特,又趣味十足,非常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知識記憶。如果授課教師,能在簡筆畫的基礎上,再進行幽默的語言解釋,當然這種幽默的解釋是注意教學中語言的運用,注意語速、聲調的抑揚頓挫,從而增強課堂的教學氛圍。
此外,為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方法上還可以采用“實驗法”。實驗,對于學生來說總是顯得有趣,生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課堂中經常進行實驗說明,也是會提高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生物實驗條件的限制,它不能與化學和物理實驗相提并論。在實驗方法上,更多的是采用觀察法進行,再配以教師的理論講述,這樣一來,很多知識點并不能都通過實驗的方式開展。這就需要教師將多媒體教學引用到課堂之上,很多生物變化可以通過紀錄片、短視頻向學生展示,這樣就更直觀,課堂教學效果更明顯。如前文所提及的面包為什么會發霉的問題,教師便可以播放一段關于面包發霉的短視頻。通過這樣的視頻展示,教師再進行詳細的剖析和解釋,原本比較晦澀難懂的抽象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更加具體,更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進行思考和研究,將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學生的學習節奏。同時,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前提下,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滿足國家對培養綜合型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