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波
(江西省樂平市灣頭中小學,江西 樂平 333300)
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之一,教師要通過靈活轉換多種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語言組織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在傳統的教育念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對英語的筆試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的口語及聽力能力,但是開展英語聽力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聽力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記憶,所以在開展英語學科聽力教學時,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念。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英語聽力的能力要求越來越嚴格。,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英語能力,開展以培養學生聽力能力為目的的教學,幫助學生激發對英語聽力的興趣,在日常教學中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使得學生英語學科綜合能力不斷提高。
在傳統教育模式的不斷影響下,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往往只注重對英語知識點的教授,而不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根據單詞、詞組、句型這三個方面開展教學,首先讓學生對單詞進行記憶和理解,然后并將其運用于詞組和句型當中,最后在文章中學習單詞和句型。這是傳統英語教學的普遍模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初中英語課堂標準對英語聽力方面作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就要抓住這一教學目標的變化,對學生英語聽力進行培養,要不斷強化學生聽、說、讀、寫這四方面的能力。【1】
有些教師雖然在教學中融入了英語聽力教學,也只運用了一種教學方法:將英語聽力以錄音的形式播放給同學,然后進行對問題的解答,最后通過對原文的講解來講述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學生英語學科的發展,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科的整體水平,不利于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高效開展。甚至有些老師在進行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時,運用“臨時抱佛腳”的教學方法,僅僅對學生在考前進行英語聽力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增強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能力,同時也不能增強學生的對英語信息的捕捉能力,相反,會使得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難以開展。
據研究表明,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的學生,相較那些沒有在語言環境中進行學習的學生能夠更好的對英語學科知識進行掌握,也可以說,語言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能夠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綜合素養。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教師也要運用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英語歌曲,英語電影等方法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聽歌曲或看電影時學會對英語信息的捕捉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
例如在學習trouble這個單詞時,教師就可以播放電影《阿甘正傳》全英文版的相應片段,讓學生在英文的臺詞中掌握trouble這個單詞,電影中有一句臺詞:“if you were never in trouble, don’t try to brave,just run, juet run away.”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語言知識,從而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掌握對信息的捕捉能力,讓學生在相應的英語語言環境中鍛煉語言能力和聽力能力。【2】
在進行英語聽力的選材時,一般選用的就是關于英語語言文化的相關信息,在進行初中英語的教學時,教師在日常中就要注重對學生英語文化知識的灌輸,讓學生增強英語文化知識儲備,讓學生在聽力過程中不斷獲取信息知識。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聽力時能夠根據聽力內容,完成符合實際情況的假象或猜想,這樣一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英語聽力的難度,能夠讓學生在英語聽力中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
在教學時教師要不斷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的鍛煉,例如在聽到“however”或者“although”這樣的單詞時,要告知學生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的單詞,是一個明顯的轉折句,在這一單詞之前的句自是沒有意義的,轉折后的語句才是那個聽力中的重點。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緊抓這些關鍵的詞匯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相應的英語語言文化,增強學生的英語知識的知識儲備。
在初中英語的課堂開展讓聽力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英語學科的整體發展,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所以英語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時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聽力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只有不斷改革英語教學中的聽力教學,才能夠培養出全面發展的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