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建
(南昌市麻丘高級中學,江西 南昌 330086)
隨著素質教育觀的大力推行,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加重視,在課堂教學中也更加追求課堂生動性和靈活性,并且在師生課堂互動方面也在不斷探索,這種教學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可。但與此同時,在探索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也會遇到一些阻礙。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并探索更多高效的教學流程,是目前教師更應該關注的實際問題。
1.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
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拋出一個感覺很有價值的問題,而學生的回答卻超出了教師的預料之外。這往往就是由于教師對學生新階段已有的認知水平以及生活經驗了解不夠充分,對于學生的起點水準沒有拿捏到位,問題的創設與提問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相符合,教師認為問題具有學術價值,而學生卻覺得難度太高。同時,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時,應該對學生提出相關的課前預習要求,讓學生有充足的準備,這也是對教學起點的有效把握[1]。
2.學生個體的性格、態度、情緒以及學習習慣
學生主觀上對學習是否有正確的認識、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否端正、學習情緒是否高漲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會對教學互動產生直接的影響。例如,學生性格不同,在課堂中表現也不同,有的學生善于交際,有的學生則沉默寡言。在學習態度和情緒上,有的學生能夠專心學習、心無旁騖;有的學生則對學習毫無興趣。這些個體不同的因素都會對高中化學課堂互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2]。
1.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
教師教學觀念對于高中化學課堂互動生成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否對教學產生根本性的改革都是源自于教師的教學觀念,觀念決定行動。教學觀念相對落后的教師在教學手段的使用方面也比較傳統,只注重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引導,對自身的教學理念不及時更新,在教學中也常常會抱有消極態度,這樣的教師對于教學互動的形成就造成了阻礙[3]。
2.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
教師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效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使用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沒有做好引導和幫助作用,學生在課堂中只是隨著教師的進度走,不能夠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最終常常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情緒,對教師的期望值也逐漸磨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具以及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對課堂互動生成教學具有積極意義。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教師如果仍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分地注重講授,學生在課堂中往往感覺到枯燥乏味,對聽講也常常抱有消極態度。而教師在課堂中如果合理地創設學習情景,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情景中能夠有較強的代入感和參與感,知識在相應的教學情景中更具有直觀性,學生對知識的遷移也就更加有效。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對師生關系的發展具有幫助作用,在這種交流下,學生也會對教師產生尊敬和崇拜心理,這對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也能夠提供動力[4]。
現階段,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作出及時的教學觀念革新。在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在教學中通常只局限于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也只是幫助學成完成考試,這種任務型的教學觀念對教師教學產生了嚴重的束縛。而新課改不僅對于書本教材有所改革,對教師的要求也有了相應變化,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的教育教學方針,按照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進行教學觀念、手段和方式的創新以及改革。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根據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觀念、手段上的革新,同時也要循序漸進,并從自身教學策略出發,形成明顯的轉變。教師應該創設具有情境的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知識的遷移。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對化學實踐的探究欲望也會變得強烈,同時,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交流互動增多也能夠幫助師生之間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這會給高中化學互動生成教學提供更大的交互空間[5]。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互動生成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針對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革新,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進度,在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高效、趣味地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增強高中化學教學中的課堂互動環節,為新時期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