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珺萍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實驗中學,廣東 汕尾 516400)
高中語文課堂,教師的解放也意味著學生的解脫。當語文只是視頻課或者放松課的代名詞時候,我們是否該反省一二,是什么造成了語文課堂的低效和低迷?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或者換句話說,沒有笨學生只有懶老師。筆者現根據實際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嘗試,把自己努力做到以下幾點提出來供大家一起切磋討論。
教師提前針對要實施的課堂內容,設計合適的課堂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注意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這樣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模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形式。然后針對必修一到必修五課文底下的注釋部分進行分類整理,聽寫的內容由易到難,范圍由小到大,一般一周連著兩節課(高中語文在每個年段一般都會設有連著的兩節課)在課堂上既可以小組競賽,也可以男女生競賽等。還有像諸如詩歌朗誦會,課本劇表演,文言自我介紹等。長期在語文課堂開展類似的活動,既助于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也可以讓我們老師放松一小把。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這時候要求我們盡量避免簡單的重復和說教,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變化課型。講得再精彩也不能換來他們的理解透徹和實際運用,有時候審美疲勞也會隨之而來。像在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伺候侍坐》這一篇課文時,如果按照常規的文言教法,學生肯定是走神的多,聚精會神的少。后來,我就想了一個辦法,讓班級的同學們用角色扮演來展示兩千多年前的那個生活學習場面。而且是普通話版、文言版、方言版各一遍。更有意思的是,我把課堂搬到操場去了,因為那樣方便他們釋放與展示,同時,也利于其他非加入活動者們的體會,當然,情緒高漲的他們這樣也不至于影響到其他班級的正常教學活動。在打入這些文字的時候,腦海里面還會浮出他們精彩的表演和對人物性格的惟妙惟肖的握。在教學《雷雨》一課時,我就針對周樸園與魯侍萍之間的愛情開展對這個人物的褒貶與否,在班級讓同學展開贊同他、肯定他還是同情他的討論,并讓各個小組代表同學發言,其中還包括反駁對方已支持自己觀點現象的,有些類似辯論賽,但又沒有辯論賽那樣唇槍舌劍,針鋒相對。這樣學生品評人物得出的結論,遠遠超過他們當時第一印象得出的膚淺結論要深刻多了。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語文來自生活,又高出生活。如果單純的教授文本內容,那么高中語文課堂的索然無味是顯而易見的。在教授對聯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我就安排了這樣的一個環節,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去搜集盡量多的對聯,找完之后,有一個展示的環節,孰優孰劣,讓同學們給打分,等活動結束,我趕緊趁熱打鐵普及了對聯常識,并且補充了和對聯相關的趣聞軼事,同時,布置他們原創對聯。于是,簡單的一幅對聯,因為此舉,也變得饒有興致了。同學們直呼過癮。
每學期一次的社會實踐課也被我充分利用起來,從同學們的選題,再到他們實地的勘察以及人物的采訪再到小論文的形成,我們都有一系列的組織和指導。向我們班同學曾經做過的對農村空巢老人的調查和村里成功人士的訪問以及對農村城鄉節假日消費比例的調查和家庭閱讀情況的問卷調查,都是非常好的練筆練膽練口才以及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良好素養都起到了非常好好的幫助。在剛開始實行階段,很多的老師和同學并不是很理解和支持,他們認為這些東西只要走走過場就行了何必那么忍者執著一根經,最后,事實證明,我們班同學做到社會實踐表含金量最高的。從形式是到內容,最為一個高中生,已經是無可挑剔了在我自己看來。
在高中課堂語文教學中,不應摒棄對其它學科的聯系。自古文史哲不分家。藝術更是和我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新聞主持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到歷史浩瀚的風云人物,從生物學微妙再到哲學的深奧,從物理化的嚴謹再到體音美的綜合,那個地方離得開語文。相反,我們的學生如果不懂得從這些學科當中汲取全面的營養,很容易造成偏食,以致于他們的語文也是狹隘而拘謹。那么,這樣是否意味著我們老師要全知全能?很多人肯定會在那邊感嘆,這不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吧。平常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已經把我們給整的灰頭土臉了哪有閑功夫操心那么多學科整合和滲透一類的東東啊,不要命了吧。之前,我自己確實走過了不少彎路,興致勃勃的找學校圖書館負責人去哪各個學科的書準備自己來啃啃,沒有想象到單打獨斗還真不是來勁,沒堅持幾周,就自動繳械投降,后來,我就想到了班級里面的各個學科的課代表,我及把他們找來,每個學科布置了跟語文關系密切的話題,比如然后讓他們去搜集整合材料,并整合成一份小教案,課堂展示。此舉不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連其他學科的老師也被我逗樂了,因為他們的助手經常會去找那些老師探討我給他們布置話題。
所以說,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傳授,更是對學生自主精神的一種喚醒,對他們能力的不斷考驗與成長??傊恳粋€學生內心深處都渴望學好,而且是輕輕松松的學好它,我們教師不也同樣有這樣的渴望,所以,本著學生自主,教師負責的原則,相信語文課堂一定是精彩不斷,呼聲練練,而非一言堂或者走過場。我們的指導與放手,才能成就人文素養的形成,才能實現知行一體,行知并兼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