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龍
(甘肅省積石山縣小關鄉五家堡小學,甘肅 積石山 731709)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當前的教學實踐中來看,小學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問題,比如缺乏真實情感的表達、模板化以及嚴重脫離現實生活等等,其作文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出現這些問題一方面是下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強,對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不夠,另一方面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有一定的關系。要解決當前存在的這些問題,老師必須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突破當前寫作的難題,從而使作文水平獲得提升。
興趣是驅動學生進步的強大動力,只有當學生對某件事情產生興趣時,其才會獲得快速的提升。當前,學生作文水平普遍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可能還存在排斥的心態,這嚴重影響了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1]。要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老師首先應當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特點,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稍長,但是其本質上仍是個孩子,喜歡玩耍、思想天馬行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學生的特點。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老師應適當的減少命題作文的寫作,鼓勵學生自由的表達,可以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可以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可以寫自己對于某些東西的思考或者敢想等等。學習寫作的本質就是為了讓學生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因此,老師不能偏重于寫作技巧的教授,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創作。同這種方式逐步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然后在進行技巧教學往往會事半功倍。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其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相對有限,看待事物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2]。平時無論是進行作文教學還是語文教學,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多思考,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向高層次發展。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命題作文都有一定的排斥性,后來經過研究和分析,發現學生排斥命題作為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命題不是自己喜歡表達的內容,一方面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于題目的解讀有局限性,這就導致學生的表達受到了限制,無從下筆,即使完成作文,也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并不強制性要求學生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只是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在寫作命題作文時,筆者也會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思考,從多個角度去解讀題目,比如以《我的母親》為題寫一篇作文,大部分學生只能想到自己的母親,這就導致可以寫作的內容有限。對此。筆者引導學生分析題目,我的母親就只能是我們自己的母親嗎?我們將祖國稱為什么?黃河又被我們稱為什么河?以此,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解讀題目,從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某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以后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學會從多方面分析問題,發揮學生的創新性,使自己的作文立意新穎,讓人眼前一亮。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章也是藝術形式之一,也需要從生活中提煉素材,從生活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因此,生活體驗就顯得比較重要。但是現在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以及長輩的寵溺,缺乏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缺乏真實情感的表達以及嚴重脫離實際生活的問題主要就是缺乏生活體驗所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注意觀察身邊熟悉的人,對于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發表自己的看法,從生活中獲取創作的素材和靈感[3]。此外,老師平時也可以為學社個提供一些體驗生活的機會,比如春天帶著學生去公園賞花,觀察公園的植物和人,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并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讓學生學會表達自身的情感。也可以在清明節期間帶領學生參觀烈士陵園,感受其中莊嚴肅穆的氣氛,并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注重生活體驗,長此以往,學生就可以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融入到自己的文章當中。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作文尚存在諸多問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想法等。在平時生活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寫作思路,并且也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以生活體驗作為創作的源泉,從而使自己的作文表達準確、富有情感,同時有一定的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