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佳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半壁山學區,河北 承德 067300)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是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因為解決一個問題所用到的知識、技能是前人總結和積累的,而提出一個新問題卻需要有創造力與想象力。一個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通常是一個有主見、思維活躍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只有對事物有獨特的看法,才會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那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質疑?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現代的教學理論認為,作為教師,確實要解答學生的疑難,指導他們消除在學習中碰到的困難,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學生思考。問題的解決并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不能滿足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多少問題的答案,而是在獲得結論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在明了舊疑的基礎上思考新的、更深層次的問題,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并想辦法解決。我們要以問題為紐帶進行教學,讓問題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即以激發學生產生問題始,以產生新的問題終。對學生提出非教師能力范圍的問題,教師應采取平等、開放、誠實的態度,坦率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回答搪塞,因為學生出于對教師的崇拜,在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頗有價值的問題就此被束之高閣。
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提供心理安全環境是最為重要的,是學生獨立思考和提出問題的條件,努力營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質疑靈感。開放自由的教育氛圍是學生問題意識產生的“適宜的氣候和土壤”另外,由于學生客觀存在個別差異,所以在提問時,有些往往不能提到點子上。教師應多鼓勵,逐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提問,鍛煉他們的膽量,樹立自信心;對于口頭表達差的學生,可以先讓他們把問題寫在紙上再照著念,不能要求過高;對于課堂上來不及提問的,或不敢在大庭廣眾下提問的學生,允許他們在課后再向老師提。這樣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就得到保護,提問題的膽量也就越來越大,逐漸養成敢想、敢問、敢說的良好學習習慣。
不懷疑不能見真理。要經常教育學生學習數學,不能簡單地接受和信奉,而應持抵制和審慎的質疑態度。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首先給學生“想問”的激情。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創設認知沖突情境,就是要求教師精心創設一定的環境條件,使學生面臨某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引起學生概念上的沖突,造成認知的不協調,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興趣。學生學習每個知識點,不是一開始就感興趣的,因此教師應深入地鉆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給學生設置問題的“障礙”創設問題情境,形成他們心理上的一些“沖突”。當學生急于解決這些沖突問題時,也就意味著他們進行了思維訓練,對問題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了。
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各種現象充滿好奇,教師要牢牢抓住他們的好奇心,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課前圍繞本節課的內容創設一些有價值的,使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學習數學的起點是培養學生以數學眼光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就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為兒童創設有趣的、可探索的、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現實情境,去發現數學問題,并提出數學問題。例如:數學第一冊教學加法時,可以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表演情境,讓他們親自表演,親身經歷,先請2個小朋友上臺唱歌,后來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唱。讓學生觀察表演過程,“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來?”學生從熟悉的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了“原來有2個小朋友唱歌,又來了1個,現在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引入加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數學問題,并且知道怎樣去問。
改變過去過分強調統一標準答案的要求,對某些知識的教學作以改進,增強開放性,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讓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比如教學“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總復習”一課的最后我編了一道阿凡提的故事,耐人深思,激發起學生極大的求知欲。故事講了阿凡提趕著羊回到財主家,財主要他把羊趕到長方形的羊圈內,可是長方形的羊圈容納不了這么多的羊,財主說:“我不管你,如果你要改造,就得自己花錢去買材料。”可是阿凡提沒花一分錢,卻把羊趕進了羊圈,你知道阿凡提是怎么想的嗎?這時,學生提出了是不是圍成正方形?我說:“還是不夠裝”,這時有個學生說:“是不是圍成圓?”我說:“你們認為這三種圍法中哪一種圖形面積大?”學生們開始小組活動,通過計算學生發現并總結出規律:在周長一定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這時有個學生說:“我認為這三種圍法圍成的面積都不大,我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就是靠墻圍。”因為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出現過這樣類似的題型,這時氣氛更活躍了,好多同學露出驚喜的笑容。這個問題在一個一個的問題情境下,引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和欲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總之,只有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有趣的問題設置,給學生創設懸念,讓學生躍躍欲試,教師啟發學生質疑問題,他們才能掌握新知。教師引導學生學會了質疑,數學學習的難題便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