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英
(江西省鷹潭市田家炳中學,江西 鷹潭 335000)
引言:針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現象,除了需要完善相應的法規對其作出嚴格的懲罰之外,還需要學校加強道德法治教育,使其明白究竟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種類有哪些?犯罪的后果是什么?從而達到提升初中生法律素養的目的。作為初中學校開展法律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道德與法治課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這門課程使當代青少年真正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在未來發展中也能恪守法律底線,做好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法律捍衛者。
步入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在逐漸成長,其心智與身體也在不斷發育,必須要促進青少年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幫助其走好正確的發展道路。初中課程標準要求每位青少年不僅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為未來升學做好基礎,也要學著如何正確為社會與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而老師也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樣也是幫助每個人正確成長的引領者,通過其自身所擁有的品德修養,引導每個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推進其長遠發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青少年制定了一系列的保護制度,但同樣需要每個人遵法守法,對不良誘惑和邪教組織說“不”。例如在被親戚或者社會青年勸誡去KTV或者網吧時,每位學生都應該認識在教材中學習到的知識,學會拒絕、保護自己。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但其心理發育尚不成熟,極容易被不良現象所誘惑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為了促進每個人的心理健康成長,必須重視道德法治課程,使每個人清楚明白什么是不良誘惑,以及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該如何維護。正處在青春期的少年,極容易產生沖動心理或被社會不良現象所迷惑。例如曾有學生在打架斗毆的過程中,使用刀具,造成對方重傷或死亡的現象。這種沖動心理不僅傷害到他人的人身安全,也使自己喪失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使每個人能夠真正明白沖動犯罪的類型與后果,進一步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使每位初中生都能健康成長。
法律是社會的底線,提升全民法律意識,才能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成法治社會,不能只依靠有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同樣需要每個人提升法律意識,使社會中的各方面都能夠有效開展、有序進行。青少年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促進其健康發展、培養法治意識素養,才能真正推動我國當前國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
為了培養青少年的法律觀念,在課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再將自身作為課堂中的主體,而應該考慮與每個人的交流互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主體的思想修養。一方面,老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師生互動對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性。當前階段的教育已經不再是填鴨式教學,為了切實提升素質教育的質量水平,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如今的課堂并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主場,每個受教育主體都是其中的參與者,如果只考慮講課速度、只從老師自身出發思考問題,所開設的課程將毫無意義。另一方面,老師也應該認識到受教育主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心理狀態各不相同,在接受到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每個人的狀態以及掌握程度都存在著較大差異。老師應該關注到每位青少年的成長,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對于成績較差、上課聽講不認真的學生,在課下及時溝通,通過座談會或者家訪的方式,明白問題的根源所在并幫助其提高成績。在課上也應該一視同仁,積極請每個人回答問題,使課堂中的受教育主體都能有與教師溝通的機會。
為了喚醒每個人的學習興趣,真正提升課堂參與程度,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種類的教學方法,帶動課堂氛圍。首先,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各類技術與教育也在不斷融合,在幫助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推動科技的起步。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目前的多媒體技術,將生活中的不良誘惑、違法犯罪行為、以及侵害青少年合法利益的具體現象直觀得呈現給每個人。使受教育主體真正明白,法律就在身邊。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絡搜集有關圖片以及普法教育視頻,將有關圖片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在課堂上供學生瀏覽。也可以將普法宣傳視頻在課堂上播放,進一步推動當代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其次,設立有關課程、進行宣傳教育,不等于要遵循傳統授課方式,利用實踐同樣能夠加強每個人對法律的理解。例如通過學校與當地法院、少管所的前期溝通,帶領每位學生開展實地學習,幫助其走進法院、了解生活中的民法知識,帶領其走進少管所、明白沖動犯罪的后果。
學校在教育過程中不能發揮全面作用,仍然需要家庭中的協助,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成長。家長應該認識到,家庭中的影響對于青少年的發展同樣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自身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作為當代家長更應該約束自身的行為,加強家庭內的法律教育,使青少年在學校與家庭中都能感受到法律氛圍。家長在生活中,一旦發現學生在家庭或者日常中沾染惡習或者接觸到不良現象,應當立即與學校的教師進行溝通,不應該包庇孩子。通過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協作,幫助每位初中生健康發展。
總結: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培養學生法治意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課程中,通過老師轉變教育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加強學校與家長溝通等不同方式,從多方面出發共同提升每位青少年的法律意識與法律素養。幫助每個人在青春期這一重要的成長階段,都能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