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河北省平鄉縣教師進修學校,河北 平鄉 054500)
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習語文要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聽”放在首要位置。美國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丹尼斯認為:從小學到大學,大多數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傾聽來進行的,語文教師首先教給學生的學習技巧應該是課堂傾聽。傾聽能力是小學生的必備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才有助于傾聽能力的培養。傾聽就是“用心去聽”,細心聽,專心聽。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學生積極學習狀態的表現。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還沒有養成好的傾聽習慣。現在的學生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影響,表現欲強,自我意識濃。他們喜歡說而不喜歡聽。課堂上時而吵吵嚷嚷,時而死氣沉沉,常常出現隨便打斷別人的話語或對他人的話語充耳不聞的現象。一部分學生不會傾聽,對傾聽失去興趣,以致影響了良好傾聽習慣的養成。課堂上,學生雖然“兩手放平坐端正”,表現出很認真聽的樣子,卻并沒有聽進去,不能及時對所聽內容做出整理、加工,不能針對所聽內容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就兒童語言學習和發展而言,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所以說學生養成良好傾聽習慣十分重要。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教師耐心的傾聽,更要培養學生耐心傾聽的習慣。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保證課堂活動有效進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為此,我確定了課題《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傾聽習慣培養的研究》。
“傾聽”就是用心地聽,仔細地聽,專心地聽。傾聽是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習慣”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傾聽習慣培養的研究》,意在發現影響學生傾聽的因素(學生自身方面、學習環境、教學策略等),并幫助他們克服障礙。通過觀察,了解班級學生傾聽現狀,發現差異,尋求解決這一差異的途徑。探究影響學生傾聽的因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樹立認真傾聽意識,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課堂學習質量。本課題著眼于當前教育心理學理論,立足于本班級的課堂教學實踐,力求對學習聯結理論與認知理論中關于學生傾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由此拓展的關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策略理論作嘗試性的探索。
國內外相關學者曾經對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信息交流情況做過統計,結果是:聽占45%,說占30%,讀占16%,而寫僅占9%。這說明“聽”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人與人之間都需要溝通、交流、協作、共事,一個人善不善于傾聽,不僅體現著他的道德修養水準,還關系到他能否與其他人建立起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而“耐心傾聽”這個良好的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很多時間和途徑培養而成的。
近期,我讀了關于“傾聽”方面的書籍。在這些資料里,我們知道了傾聽對于一個人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它也是一個人文明交際的綜合素養的體現;同時我們也知道了讓學生學會傾聽的策略方法。
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要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聽”放在首要位置。美國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丹尼斯認為:從小學到大學,大多數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傾聽來進行的,語文教師首先教給學生的學習技巧應該是課堂傾聽。傾聽能力是小學生的必備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才有助于傾聽能力的培養。傾聽就是“用心去聽”,細心聽,專心聽。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學生積極學習狀態的表現。
以學生為主體,大多數教師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課上更多地關注有多少孩子發言了,往往卻忽視了提示學生注意傾聽,忽視了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一年級新生剛入學,活潑好動,自制力差,不能靜心傾聽,課堂現狀不容樂觀。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時常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如做小動作、交頭接耳等,對老師和同學的發言置之不理,不參與其中,學生還不會“聽課”,沒有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教師耐心的傾聽,更要培養學生耐心傾聽的習慣。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保證課堂活動有效進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1.查閱文獻資料:為了更有效地完成課題研究,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借鑒先進經驗與理論知識。了解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現狀,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
2.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訪問調查:通過課堂觀察、訪問家長、談話調查、分析總結等,分析研究學生的傾聽習慣,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實驗策略。了解學生聽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良行為,對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傾聽習慣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做出分析、總結。
3.閱讀資料,了解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傾聽習慣的具體要求。有針對性地找個案,抓重點,個案研究,積累有價值的案例。
4.研究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正確傾聽習慣形成的調控策略。
5.理論聯系實際,實驗研究的每個階段,教師及時分析、概括、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得出結論。在教學實踐中探究學生傾聽習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1.調查報告、反思、論文、教學案例、結題報告等。
2.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幫助學生克服障礙,使學生最終達到能在聽中解惑、聽中積累、聽中成長,逐步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期望在課題的研究的過程中,積累知識,更新理念,提高研究者的教育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