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應學
(貴州省務川縣茅天鎮興隆完小,貴州 遵義 564312)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數學廣角的知識點都是實際生活中一些數學知識的總結。比如學生日常活動中的排列組合,學生分組比較思想,還有日常的統計分析思想等。數學廣角在小學的不同年級要求也是不同的。第一階段基本是以操作實踐為主,因為這個時期的學生知識比較少,社會日常的生活經驗也不足,通過操作實踐,小學生掌握知識會更快,興趣也會更大。第二階段是呈現給學生抽象邏輯知識。讓他們學習邏輯思維,然后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廣角的內容還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它通過直觀的圖形或情境來讓學生尋找和總結規律,以此來學習數學思想,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比如一年級有許多直觀的圖形能讓小學生直接去找規律;三年級教材中借助集合概念在圈里直觀反映學生分組的關系;五年級借助不同的線段呈現植樹的規律問題。
數學知識大都是從生活中得來的,相應地也應該應用于生活,不能應用于生活的知識是沒有價值的。對于生活實際的知識學生也會更感興趣,大多數學生都是不喜歡枯燥的概念理論這種東西的。因此必須要重視實踐教學。從另一個角度看,學生學會的數學思想在實際中應用后,他們會發現數學思想的價值,因而會更加認同數學思想的重要性。在應用數學思想的過程中還要多思考,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而且要靈活,不能生搬硬套數學思想,要充分理解問題的本質。教師必須要引導好學生,給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應用數學思想。學習再多的知識不去應用、不能好好應用都是無意義的,因此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意識。
學習數學廣角單元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的實際情境下感悟學習數學思想。以此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在這過程中教師必須對教材理解全面深刻,要明確教材中的詳細的數學思想。只有自身熟悉每本書中數學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按照計劃進行引導學習。最后教師還要對教材中的數學思想進行整合,最好是能借鑒學生生活中各種實例,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樂于去探索去感悟數學思想。比如在學習絕對位置與相對位置的知識時,可以通過班級上的同學進行引導,如小明在第三排第三列,然后找到另一個同學的位置,可以讓這一同學橫向縱向移動,再讓其他同學畫出移動的位數和方向,這樣對相對位置與絕對位置的理解就會容易多了。
數學思想是看不見的,它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把這些隱性的思想通過實際的活動顯現出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接觸到的一些事物,給學生制造數學情景,讓他們在這種情景下去思考學習。例如學習關于封閉曲線的問題時,設定問題,讓學生各自畫一個圓,想要分成四段,問每一段距離是多少?一個圓分四段,每段距離怎么算呢。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比如皮筋、繩子等,將它圍成圓圈,然后再折三下變成四段,再利用尺子去測量一段距離,這樣就可以直接得到答案。數學思想的掌握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要有耐心,要學會以適當的方法慢慢引導學生,學生在思考與學習中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對這些問題應該及時幫助學生進行反思,找到錯誤的根源,挖掘學生常出錯的根本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例如:昨天買文具有5種,分別是鉛筆、橡皮、小刀、文具盒、練習本,今天又買了鋼筆、彩筆、三角尺、鉛筆,問總共買了多少種類的物品。許多學生可能會犯錯誤,因為他們可能忽視了昨天和今天買的東西有重復的,又問的是種類不是總數。因此必須提醒學生要關注細節,把握要點。教師自身也要經常反省自查,看看自己是否有教學不當的方面。教師還要注意學生平時所思所想,時刻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要針對他們實際情況去調整教學的計劃,以便高效率的教學。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小學的數學教學體系內容也在不斷改革。數學廣角就是新課改實驗教材中增設的一大教學板塊,它將數學思維方法系統而又有步驟地滲透給學生。它是小學教學史上一種嘗試與創新。它將用簡單的圖表、公式等形式為基礎,讓學生理解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數學廣角的知識是新穎而重要的,因此它的教學方法也必須要有別于傳統教學,是要有一定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