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聰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今年以來,隨著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順利召開,“一帶一路”建設進入了深耕細作、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美國政界和智庫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和討論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對我“一帶一路”倡議的狙擊和破壞行動也愈加明目張膽。
近年來,論及美國對華政策,“戰略競爭”成為繞不開的核心詞匯,其也成為美國狙擊“一帶一路”行動的意識形態淵源。2017年11月,美國出臺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報告中依據“中國正在實施的基礎設施投資與貿易戰略將助長其地緣政治野心”,美將我國視為“戰略競爭者” 。其認為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單單是基建投資的范疇,其“實質”是通過“不透明的金融交易”讓相關國家背上高額債務, 從而使中國獲得政治優勢。基于此分析,美國對“一帶一路”態度由先前的小心接觸退變為抵制和仇視,美政府一系列針對性的舉措開始粉墨登場。
第一,散布言論中傷。2018年起,美國務卿蓬佩奧多次發布言論詆毀我 “一帶一路”倡議。他不僅數次在外交場合大放厥詞,宣揚“債務陷阱”,還煽動沿線相關國家共同抵制“一帶一路”倡議。他對意大利等盟友施加壓力,要求后者拒絕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對非洲和拉美等地國家發出警告,要他們警惕中國貸款,抵制中國的“債務外交”。在另一個國際會議上,蓬佩奧又直接批判我“冰上絲綢之路”倡議,稱中國根本不是“近北極國家”,而且 “已投資近900億美元”用于其在北極地區的各種活動,中國這種“咄咄逼人的行動”必須得到有效遏制。
第二,強化盟友關系。雖然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因分擔軍費、貿易摩擦等矛盾與許多盟友關系出現裂痕,但是其在聯合盟友抵制“一帶一路”方面的政策卻是一以貫之的 。自我國政府發出“一帶一路”倡議后,美國就一直四處活動,積極與其盟友磋商,尋求建立一個可以取代其的替代方案。 例如,自2017年以來,通過簽訂一系列協議,未來美將向印太地區國家提供巨額投資,以加強與該地區戰略盟友的合作。
第三,強化規則主導。此舉為美國狙擊“一帶一路”的重要手段,而其攻擊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所謂“政府主導的商業模式”。 例如,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封殺華為公司,操縱制造“孟晚舟事件”,并推動32個西方國家 “提出新的5G安全標準”。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國強化對規則的護持必將使“相關國家在與中國合作時產生更多憂慮。
第四,直接介入干擾。近年來,美國政府頻頻出手,積極打壓和干擾“一帶一路”一些在建重點項目。據外媒報道,2018年緬甸在皎漂港建設項目上出爾反爾,與中國簽定了新的合作協議,新協議進一步縮小了原有投資規模,而始作俑者就是美國,并且聲稱此舉是“幫助本地區的人們了解正在進行的項目是否符合其對經濟可持續性和未來民生改善的預期”。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展開的較量是中美對壘的深刻反映,將對兩國關系的走向產生巨大影響。 習主席深刻指出:中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如何構建良好的競爭環境,在諸多領域實現合作共贏,對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發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鑒于美國主動地、系統地狙擊我“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必須主動謀篇布局,著眼長遠,積極作為。
第一,增強底氣,推動“一帶一路”長遠化發展。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也順應世界各國人民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美國政府的任何阻撓、攻擊和詆毀行為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從長遠來看,是不會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的,將難以收到成效,甚至會適得其反,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對此我們必須樹立的高度的戰略自信。
第二, “修煉”內功,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主席反復提到“合作”一詞,希望各國和私營企業朋友們深度參與進來,也倡導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融資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也提到“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 ,“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 。這不僅是對美國政府惡意中傷毀謗的有力反擊,也是對將來中美企業界可能到來的合作遞出的“邀請書”。誠然,“一帶一路”建設本身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我國必須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用符合發展規律和國際準則的辦法加以解決,避免為美從中作梗提供話柄。
第三,加強合作,實現“一帶一路”共贏化發展。要拓寬“一帶一路”發展空間,必須切實加強與第三方合作。日本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態度日益積極,有著借“一帶一路”走出經濟低迷的現實需求,為中日攜手建設“一帶一路”提供了良好前提。當前兩國在東南亞等地的合作有所轉機,將發揮積極引領作用。另外,日、意、英、德等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情響應,將使美國通過同盟遏制“一帶一路”的企圖瀕于破產,可能會推動中美兩國走向合作。
盡管當前中美關系日趨緊張,但兩國關系微妙復雜,相互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更深層次的互相依賴與協作需求仍然存在。例如在打擊跨國犯罪和反對恐怖主義等眾多國際安全問題上,兩國之間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當前中美關系仍處在重構重建的過渡時期,在走向新均衡的路途中,友好合作和良性競爭依然有希望達到,“一帶一路”倡議將持續是此過渡時期中美關系的風向標和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