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麗芳
(江西省瑞金市瑞金三中,江西 瑞金 342500)
微課指的是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重點以圖片和視頻為載體來進行教學,一節微課的時間一般為6~14分鐘,微課教學短時間、高密度,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以較集中的精力進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提升。而微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則需要教師立足于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對微課的開展進行設計,從而以學生善于并樂于接受的內容來展開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微課是在多媒體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學形式,主要是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將教材內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現。微課是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設置,對其中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分析講解,也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兩個優點:一是主題明顯。教師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展開教學,思路清晰,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結構。同時,學生還能與其他同學進行有效地溝通互動,實現學習的最佳目標。二是教學活動沒有地點限制。教師可以通過手機、電腦、DV、數碼相機等實現拍攝,靈活度很高,學生也能隨時進行學習。視頻支持多次播放,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多次進行知識點的梳理,直到徹底掌握。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一般會先進行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再正式地進行授課,將教學重點由淺到深地為學生掰開揉碎,使學生理解,最后再為學生進行總結,使學生能夠理清教學重點內容,但這種課堂教學的流程復雜,學生的精力無法始終集中,這便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微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則是直接以圖片及視頻的方式來“先聲奪人”,無形中便能夠起到導入的效果,而教學重點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展開,更是能夠比文字傳達信息的效率更高,由于微課只有短短幾分鐘,總結起來更是簡單直接,便能夠精簡課堂教學結構,為學生釋放剩余的課堂空間,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有一定區別,又存在一定聯系。它繼承并發展了傳統的教學,對現代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視情況而定,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發揮微課的情境教學新模式,幫助學生尋找到自己的樂趣。如,教師在講解“社會生活講道理”這部分知識點時,由于初中生普遍都存在自我意識增強的現象,“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具有阻礙作用,他們不會對外界的人或事物進行關愛,也不會珍惜他人的勞動果實,對外界事物存在漠視的態度。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微課播放一段校園內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場景,對他人一點點的關愛就會讓兩個不相識的人成為朋友。
微課是碎片化的教學,教師在應用微課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時,需要對微課的應用進行提前設計,并為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更多的豐富元素和色彩,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向著更具廣度和深度的方向前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利用微課來對課堂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再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批判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和思考微課中所展示的內容,并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和思考中對教學內容產生屬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進而能夠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進一步地認知。
教師在運用微課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要確立明確的目標后,再進行教學,突出其中的重、難點,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層次分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在短時間內攻克難點。如教師在講解“責任與角色同在”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聯系之前講過的親情之愛、愛在家人間進行聯系教學。同時,播放周杰倫的歌曲《聽媽媽的話》,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為子女應怎么做。學生應怎么做,作為朋友又該怎么做。讓學生明確在不同環境中擔任的角色不同,應承擔的責任有哪些,真正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
在微課的教學理念中,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來推動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是微課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展開教學時,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設計實際調查方案,為學生創設可以自己動手操作的場景,讓學生獨自通過網頁查詢資料、統計信息、制作報表等來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對教學內容產生自己獨立的認知和看法,并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自學中得以增強,而學生在制作報表時,也可以依據自己的審美來對報表的格式進行設計,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風格及審美,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展開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微課短小精悍、引人入勝、目的明確的特點,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重新設計、整編,從而以學生更易接受的授課方式及內容來展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學習道德和法律相關知識內容,從而推動學生道德修養的完善和法律意識的健全,促進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提升,進而達成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