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重慶市黔江區育才小學校,重慶 黔江 409000)
面對每一位后進生,如果教師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使其轉化,那么這位教師一定會想方設法做好轉化工作;反之,如果從思想上認為后進生是“朽木不可雕”,那么,這位教師往往會找出諸多的理由,不去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可以說,沒有轉化后進生的信心,便沒有促使后進生盡快轉化的條件。著名化學家瓦拉赫在讀中學時,幾乎門門功課不及格。當時,學校老師普遍認為,這樣的學生將來必定一事無成。惟獨一位化學老師發現瓦拉赫做化學實驗非常細心,具備研究化學的素質。在這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瓦拉赫的研究天賦得以顯現,并最終成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大科學家。在我國大連市,有一個電氣安裝公司,所有工人均是犯過嚴重錯誤的青年,其中不少被判過刑。公司創辦者柏力以無私的母愛熱情幫助教育他們,使他們洗心革面,成為深受人們贊譽的新公民,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我們面前的后進生,有的屬于“學業不良型”,有的屬于“表現不良型”。論“學業”,他們不會比瓦拉赫還差,論“表現”,他們更不可與“犯人”相提并論。面對極具可塑性的青少年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怎能忍心給他們貼上“朽木”的標簽而放棄做他們的轉化工作呢?沒有轉化不了的后進生,只有無轉化能力的。
愛學生,是一個職業道德的核心和靈魂,“偏愛”后進生,是優秀教師的標志之一。愛,可以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愛的效應”在后進生身上尤為明顯。我曾教過一個留級生小王。對于小王,我沒有歧視他,反而給了他其他同學不具有的“權力”。在細致地了解了他的情況后,在一個周末,我把他請進了我家。當他看到桌上已擺好的飯菜時,站在門口,欲進又止,“老師今天有客人?”“是啊!老師的客人就是你。今天我做了幾個菜,一是想讓你嘗嘗我的手藝,二是想表示對你到咱班的歡迎,第三嘛,飯后我再說,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托付給你辦理。”面對此情此景,他疑惑萬分。飯后,我謊稱:“近一個月老師太忙,第一單元的測試題想讓你來出。原因是,你已學習過一遍,學習難度小,有時間;另外,咱班是一個先進班級,你剛到咱班,先要為集體做點貢獻。”“我出考試題?”“是的,不過,咱倆要簽定一個協議:第一,考題不得泄露;第二,試題質量要高,老師有刪改權。同意,你就在這份我已擬好的協議上簽字。”再看小王,早已淚流滿面,眼光中蘊涵著激動、感激、愧疚和自信。“老師,我不會讓你失望!”一個月后,當我在課堂上宣布測驗成績且聲明試卷中80%的試題為小王所出時,同學們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接著便是掌聲雷動。此時,小王找到了久違的自信,更有了奮發向上的動力。兩年后,小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來,進入了重點大學。
愛,可以提高教師轉化后進生的能力。教師如果對學生富有愛心,他必把后進生的轉化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虛心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與管理經驗,不懈地探索教育規律,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恒心”是轉化的保證
轉化后進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教育活動、一項措施往往收不到顯著的教育效果。對問題嚴重的后進生,更是如此。有些后進生雖一時有所轉變,但由于后續工作沒有跟上,又會使他們重新成為后進生。所有這些,都要求班主任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要有“不轉變不罷休”的決心和意志。班主任不要像江湖醫生對待病人那樣,開個處方便撒手不管,而要時時關注病情的發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直到病人痊愈。
青少年學生在求學期間犯下一些錯誤甚至對教師造成一定傷害屬于正常現象。處分學生是為了教育學生,處分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對于嚴重違紀的學生,不是不能處分,而是要慎之又慎。當學生有悔過的表現時,要盡可能地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處分,雖然可以起到處罰本人、教育他人的效果,但卻是以犧牲學生的自尊為代價的。受過處分的學生,身上就有了一個終身都揭不掉的標簽,它往往會成為學生以后學習和生活的沉重包袱。當我們要動用“處分”的時候,應該冷靜地想一想:除了處分,還有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英國的一所小學,有一個“搗蛋”學生,他為了看一看動物內臟是個什么樣子,就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把校長心愛的狗殺了,校長得知后非常生氣,但處理方法卻令人耳目一新:罰學生畫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幅血液循環圖。學生知道自己惹了大禍,便認真地畫好了兩張圖交給了校長。校長見學生認錯態度較好,圖形畫得不錯,便免去了這幾個學生的處分,殺狗的事就這樣了結了。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深深地休會到自己知識的缺乏,從此發奮學習。那位帶頭殺狗的學生就是后來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解剖學家麥克勞德。校長奇特的教育方式,既讓學生認識了錯誤,也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使他得到一次學習的機會。如果校長從個人的恩怨出發,給學生以處分,甚至將其驅逐出校,很可能也就斷送了麥克勞德的前程。那位校長的做法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教師要有“大人不計小孩過”的寬廣胸懷;稍有錯誤便給處分的“殺雞給猴看”的教育方式應該摒棄。
家庭教育既是啟蒙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家庭的教育是及其重要的。一些家長忙于工作,疏于對子女的管教,認為教育是學校老師的事,往往在家教問題上出現隨意性、盲目性、片面性。家庭教育不得法,影響了教育效果。我們班的韓峰,因家長沒時間關心孩子并十分溺愛,常有不做作業、撒謊現象發生。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并講明問題的嚴重性及不良后果,家長也表示與老師齊抓共管,促使其改正不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幾周的不懈努力,近來她能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各項活動。這使我深刻體會到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這樣才能將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教育學家布魯姆的研究表明:95%的學生智商差異不大,低智商的學生約占5%。如有適當的教育,95%以上的學生的智商都能達到同樣的高度。由此可見,有相當一部分后進生成績差并不是由于腦子笨、智力低,而是缺乏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教師要認識到后進生只是暫時后進,他們將來同樣可以成為國家棟梁,我們要拋開偏見,多給后進生一點愛,多給他們信任和尊重,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找到奮進的源泉。只要我們以熱愛學生為出發點,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把握其心態,做到對癥下藥,一定可以調適有度,收到相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