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223團中學,新疆 和靜 841308)
傳統的英語教學延續了漢語的講解——練習——朗讀——背誦的教學模式,并加以英語特有的聽磁帶跟讀朗讀,加之對新詞匯的陌生和對外來語言的排斥讓學生接觸和掌握就存在一定困難和學習進度緩慢,學生處在被動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傳統的教學抹殺了學生學習的天性,禁錮了教師傳統思想的突破。在課堂中敢于突破傳統將教學內容巧妙地植入互動體驗式教學,就會為小學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學生“寓教于樂”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師教學效果,還利于學生提升自信心,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運用傳統教學方法對外來語言進行教學,學生的感知能力差,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運用體驗式教學,把生活實例引入小學英語教學,把“語言來源于生活”再將語言還原到生活中去,讓枯燥乏味的單詞變的更加具象和生活化刺激學生的感知覺,讓學生在實物、語言和情景之間建立相關聯系,例如對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等單詞記憶時教師可以帶實物到課堂,可用游戲等方式讓學生蒙眼去摸并猜測是什么并說出來,或者把水果給學生切開比賽做成不同的水果拼盤并讓學生品嘗最喜歡的果品,同時學習相關顏色、味道等詞匯。在交流中也要用英語去表達?;蛘咝蜗蟊普娴膱D片,還有讓學生親自參與制作相關詞匯掛圖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課堂氣氛,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枯燥的單詞也會給學生深刻的印象。
隨著科技的普及和發展多媒體教學的廣泛運用,讓英語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為枯燥無味的英語教學營造出形象生動的教學和生活場景,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真實氛圍和還原課本描繪的異域風情的語言文化場景,讓學生體驗到抽象的單詞和形象的語言和聲音的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效率。學生通過生動的聽覺和形象的視覺獲得的信息和知識產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和牢固。還可以把教材的生活場景通過動畫的形式播放,老師和學生再分別模仿和體驗劇情情景,或者讓學生開動腦筋猜測生活場景表達的意思,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情景交流能力,讓教學回歸生活,通過拓展讓生活情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
中國人表達喜歡運用語言的魅力,而外國人表達卻喜歡附加形象生動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進行溝通交流,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善于表達和展示豐富的表情和幽默的語言以及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就能活躍課堂氣氛,不僅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認識更能加深理解。音樂是表達式情感和思想的主要方式,教授一些英文歌曲,通過優美的旋律記憶詞匯比普通記憶會更加深刻和牢固,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連續發音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經常設置英語教材語境的游戲會讓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和融入到課堂中來,例如“英語單詞接龍”和“猜字母組單詞”等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下牢記單詞避免枯燥乏味。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發育特點設置游戲、音樂、場景再現、多媒體教學等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場景,為學生營造輕松而愉悅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無形中就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美妙動聽的音樂、色彩奪目的畫面、形象生動的情景故事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模式,讓學生對學習不再感覺枯燥和乏味,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互動體驗式教學,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教學語境,體驗愉快的學習環境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讓學習變成快樂的生活方式。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少有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對社會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好奇而陌生,通過游戲創設體驗式英語教學情景,讓小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社會角色,參與到社會、學校、班級和家庭語境生活當中,增強其參與社會生活能力和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存在感,同時也無形中通過英語體驗教學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和競爭意識獲得多元教學效果。
師生課堂互動體驗式教學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英語互動體驗式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互動體驗教學環境中,合理運用已有教材和適時開發新的教學資源,來彌補教材本身的不足,適時拓展課外教學資源豐富英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時效性。教師在課堂中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更多的學得和習得語言的情景教學環境。英語教師也要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思考,改進和深造學習為體驗式教學積累經驗,充分挖掘體驗式教學的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