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河北容城縣小里中學,河北 容城 071700)
初中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具有很多感性化的成分,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調動學生的情緒和情感,使之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感悟語文知識,提高學習效果。激情教學就為其提供了很好的指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教學內容融入到情境中,使之實現激情導入、藝術教學、寓教于樂、快樂學習的狀態,實現激情教學藝術與語文教學的完美融合。
激情教學藝術的第一步就是要進行教學導入,在教學導入中要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出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敞開心扉,通過調動自身的情感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既有詩歌、戲劇、散文,又有小說、神話、文言文,教學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在生動形象的圖片、音樂、視頻的作用下,豐富了教學的情境內容,快速地將學生引入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受到情境感染,實現激情教學導入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教材中,有《沁園春 雪》這首現代詞作,它上片寫北國壯美的雪景風光,縱橫馳騁,展現了作者的豪邁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下片品評歷史人物,抒發了作者豪情壯志的情感。這首詞形象多樣、情感豐富,很適合進行激情導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西北地區雪景圖片和視頻:在凜冽的寒風下和陽光照射下,遠處高低起伏的山坡猶如銀蛇舞動、蠟象狂奔;借助相關歷史電影和紀錄片為學生展示短視頻:重要的歷史人物,近現代在重要人物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推翻了封建統治,經過艱難險阻和浴血奮戰,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新的奮斗歷程。這些圖片和視頻包含了詞中壯美的自然風光、中國歷史的簡要縮影等,能夠讓學生初步體會到詞中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作出的這首詞,實現了激情導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學習語文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剛接觸一篇課文時,需要先朗讀或默讀理解其大意,針對不理解的句子和段落進行反復閱讀,在學習的最后重新進行閱讀梳理,所以誦讀貫穿整個課文學習過程。特別是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詩歌、文言文和散文,更適合進行誦讀,誦讀這些美文,能夠讓學生獲得美感,體會語文中蘊含的美的韻味,感受文中的情感變化,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提升學習效果,實現語文激情教學藝術。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誦讀,然后再要求學生跟讀,最后要求學生獨立誦讀,在誦讀中可以將教材中的文字變得生動具體、有聲有色、具有情感,并在其他感官的共同作用下,激發學生的情感,喚起學生對本篇課文學習的熱情,加強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
例如《詞五首》中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這首詞,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性的誦讀,然后讓學生跟著教師分句誦讀,最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范讀,充分調動自身的情感進行獨立誦讀。在誦讀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讀這首詞。比如可以提出這些問題:這首詞是什么風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開篇和結尾寫出了什么內容?教師根據學生和各小組的回答情況進行總結:這首詞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豪放風格的詞,表現了抗擊遼和西夏的決心和愛國的雄心壯志;開篇中用了“聊、狂”,既表現出了作者的豪放和瀟灑,又表現出了作者的悲憤的情感;結尾的三句突出表現了作者的遠大志向,表達出了他要馳騁沙場、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通過分析總結,可以讓學生對照自己的感想,升華了自身的理解和感悟。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包含著豐富歷史故事的課文,這些課文的內容十分生動,非常適合表演。比如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教材中有《智取生辰綱》、《楊修之死》》、《范進中舉》等課文,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飾演其中的角色,表演其中的內容,將其生動地展示在其他學生面前,能夠讓學生在表演中、在觀看中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學生通過仔細揣摩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動作,表現故事情節,能夠幫助自身更好地理解課文文本,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實現激情學習。
例如表演《范進中舉》,教師要指導學生表演中要突出范進中舉后喜極而瘋的夸張形象,注意表演出范進中舉前后其岳丈的不同的表現,主要通過肢體語言、神態和言語去表現,還要加入一些“群眾演員”表現鄰居在范進中舉后的表現,突出此文的諷刺意味。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很好地完成了課文文本的表演,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對本文辛辣諷刺意味的理解。
總之,激情教學藝術注重情感的體驗性和情緒的調控性,注重激發學生自身的情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激情和藝術的教學環境下,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激情教學藝術是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語文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展開美文誦讀,表演課文文本使之更為生動化。通過這些具體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實現激情教學藝術,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