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學平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武家溝學區,河北 張家口 075600)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語文教學也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何意義,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主動學習基礎上,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所專注的,本文主要從這兩個方面,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加以論述。
語文學科的教學,越來越強調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越來越注重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這就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資源的不斷完善,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學生不但可以借助計算機閱讀圖、文、聲、像并茂的電子讀物,而且可以上網瀏覽豐富的百科知識,可以與各地的同學們進行廣泛的交流。因此,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是進行語文教改的必然趨勢。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可以再現課文中的場景,可以展示事件的經過,可以創設逼真的學習情境。比如在教學抗日戰爭題材的文章時,由于學生離那個時代較為久遠,光憑借老師的敘述是無法讓他們體會到日寇的瘋狂與殘暴的,此時,給學生來一段故事的實錄,用課件的形式播放,就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既讓學生領會了文章內容,也激發了他們的愛憎情感。
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往往滲透著許多自然科學知識,例如,《植物媽媽有辦法》向學生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學生對種子的傳播感性經驗很少,如果借助多媒體課件,學生就能夠直觀地看到植物的種子是如何傳播的。
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聲音、圖像、文字、顏色、光彩,視聽并舉,向學生頭腦中輸入鮮明生動的立體表象,由此傳遞情感信息、語文信息,形象具體,學生能耳聞其聲,目睹其形,大腦皮層形成并保持廣泛的興奮點,從而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
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網絡已成為大家獲取信息必不可少的渠道。與傳統閱讀 相比,網絡閱讀不僅僅是閱讀載體發生了變化,而且還具有信息多、內容新和閱讀速度快的特點,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學效果,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求知的需要,使學生在一堂課中收益匪淺,久久難忘。而且,現行教科書由于媒介的局限性,提供的知識信息較少。而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通過網絡資源,融合多媒體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知識信息。在教學《向往奧運》時,文章中出現了國內外體育明星的名字,學生僅僅憑借教師空洞的介紹是不太感興趣的,我設計穿插了他們的許多資料,包括運動場上的精彩畫面,旁邊再配上文字介紹,這樣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極其活躍,學生學得興致勃勃,樂在其中。
信息技術既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種技術手段,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輔助工具。“新課標”強調語文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那么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就不能局限于課堂上。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既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更要貫穿于學生的課外活動中。
語文課本上的內容,一般都比較簡略,尤其是對于中外名人、歷史事件、名勝古跡等,教參上的補充資料也很有限。現在可以借助互聯網來解決問題了,互聯網上有豐富的資料,教師可以搜集、積累各種相關資源如網頁、圖片、視頻等,在教學中發布給學生,能夠補充教學資料的不足。例如,看圖作文是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表達能力的良好訓練方式。利用計算機做“看圖作文”,可以出示單幅圖片,讓學生寫一句話,還可以播放動畫圖片或視頻片斷,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場景或情境寫一段話,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預習課文時,讓學生自己上網瀏覽搜索相關資料,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在學完課文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領悟文章的內涵,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識,適當的讓學生從網絡中再多掌握些內容,也是相當不錯的。比如學完《麋鹿》后,讓學生自己去研究一下我國還有哪些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它們都有哪些生活習性等,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去發現。
學生寫日記,是練筆的好方法,但很多同學都堅持不下來。利用計算機寫日記,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完日記后,進行排版設計,還可以插入一些小圖片,增加日記的觀賞性。對于寫的好的日記,可以和同學們交流。整合學習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看到“部分”,也能看到“整體”;不僅看到問題的各種表現形式,也能看到問題的實質所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尤其是語文學科的教學中越來越體現出其優越性。如果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努力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積累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