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雷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桔山辦鳳儀路一小,貴州 黔西南 562400)
興趣對于學習語文同樣有重要意義。《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中學生中普遍存在語文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欲望不強等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已成為目前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學生只有具備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才會進行自主學習。語文學科是一門內涵豐富的學科。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適宜的課堂氣氛能夠帶動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興趣。首先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應該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不要總是端著老師的架子,認為學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教師要學會走近學生,與學生交流,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如在教學生誦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多聽聽學生的意見,看他們喜歡哪一段、愿意讀哪一段,這也無意之間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面部表情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方面。試想如果一個老師經常板著臉上課,在學生看來怎么又有學習的熱情呢?教師應該多運用面部表情,多微笑,樹立嚴肅但不又不失親切的教師形象,同時可以與學生建立眼神交流,給學生點頭等動作,多對其表示肯定。其次,要善于提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地提問,帶動學生思考,踴躍發言。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師生的情感極大地影響著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氣氛就會融洽民主。它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使感知敏銳,記憶更牢固,想象更豐富。比如: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用明亮有神的眼睛看著大家,學生就能從目光中感到教師的親切,從而充滿信心上好這節課。故此,每節課我都竭力把信任和鼓勵的情感表現出來,滲透到教學中,在課堂提問中我總是用帶有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思維、分析和概括,用動作提示學生們回憶舊知識,接受新內容,或用信任、期待的目光引發孩子們的思維。這樣不僅消除了師生之間心理上的障礙,而且使課堂氣氛和諧起來。教師評價學生,要把自己的歡樂情感融入到學生的成功之中,這樣就會使每個學生有了自信,從教師的稱贊中產生了不可遏止的激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收到良好的成績。
要教導學生立長志,而不能常立志,列出了計劃就要去實行。無論是什么科目都不可能一日成才,尤其是語文,語文是要通過長期積累的。思考之后能得出問題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發言的學生都是優秀的學生,無論答得是否正確,都是值得鼓勵的,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因為這有可能是學生繼續保持興趣的有力支撐。語文這門學科,進行大量的探討、思考是非常有好處的,因此,小組式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學習語文,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而且大家所思考的點不同,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對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使學生產生興趣。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允許同一個班級內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教學也應當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設置和考慮問題,去了解他們的言行,多換位思考。這樣的教學,學生們會感覺比較親近,學習就是為了他們設置的,他們也才會發揮出更大的學習主體的作用。當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對他們的尊重時,他們也才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授課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對于學習成績稍差和性格比較內秀的學生,語文教師更要謹慎教導,抓住機會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贊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更多更出色的表現。切不可輕易否定一個學生,因為塑造一個學生很難,但要毀掉一個學生的自信心非常容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要忽略了差生的表現,哪怕是多說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還是很在乎他的。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提高。教師理解學生,學生也會理解教師,在這種相互理解中去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現實中應扮演好學生生活中的“知心人”、學習上的“合作者”、方向上的“導航員”。教師只有在生活中多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親近教師,才能在心理上對教師產生最基本的信賴感,從而喜歡上語文課,在課堂上積極地配合教師,表現得興奮踴躍。同時,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把自己擺到“合作者”的位置,才能以平等的姿態對待學生,以平和的心態接納學生的新奇想法,甚至是天馬行空,從而保護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小學生畢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有時候會我行我素,這就需要教師做他們行為上的“導航員”。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一些典型的人或事,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獨立完整的人格。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不僅反映了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本身的素質,而且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探索、研究教材,總結出更好、更切合實際的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地理解、體會、獲得新的知識,從而喚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有著而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培養我們的學生們的興趣,必須找到學生們的興趣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們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