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梅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師范附屬小學,吉林 長春 130200)
隨著教育教學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現在的美術教育教學正在不斷地探索,課程內容不斷地豐富。美術老師努力更新教學方法,為了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授的知識,尤其是課堂簡筆畫教學的應用備受師生的青睞,充滿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簡筆畫就是利用簡單的線條繪畫要素描繪具體物象特征的繪畫方式。簡筆畫通過心記、目識、手寫等繪畫手段,表現出客觀物象種最具典型、最突出的特點,它是以程式化、平面化的方式和簡潔大方的手法,描繪出概括性、可識別性和示意性的繪畫[1]。其制作手段需要非機械地進行臨摹,而是概括、簡潔的傳神就可以了。簡筆畫一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就是筆畫非常簡單與簡潔,但是很生動,只要求形似就可以了,既簡單又實用。總之很適合教學,因為它并不需要高難度的繪畫技巧,需要的僅僅是多加練習即可掌握。它在使用上是很方便的,基本幾分鐘就可以完成。
簡筆畫教學是美術教學中一種很直觀和生動演示,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利用簡單的素材,用簡潔、概括的繪畫形式,把所要表達的重點、難點顯現出來,使學生更加直觀和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的板書形式。
結合教材,簡筆畫一般分為風景、實物、人物等。這樣分類練習,學生可以不斷積累素材,了解不同種類有何種不同的畫法。在概括物體整體結構的同時,學會簡化。分類練習由于按照課本上的具體物象來描繪,因此學生對于它的新鮮感會逐漸降低。
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物體的前后遮擋關系;二是物體位置的突出。構圖練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讓學生懂得主體物象的位置即怎樣構圖。
在沒有實行美術簡筆畫教學之前,畫自己的父母,在孩子的思維方式中是正確的,但是在實行簡筆畫教育后,孩子的思維方式發生了轉變,老師讓孩子們按照書本上的簡筆畫進行臨摹,沒有自由發揮的余地。在這樣的繪畫訓練中,孩子只得接受老師的教學方式,限制了自身創造力的發展,可以說是被老師們誤導了。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自己創造出來的稀奇古怪的畫作時,覺得沒有價值,簡筆畫似乎解決了家長們的顧慮。這是簡筆畫走上小學美術課堂的一個原因。
首先,如果把所有孩子的簡筆畫作業相互比較,就可以很明顯地發現,所有孩子的畫都極其相似,作業都是大同小異的。可以這樣說,美術繪畫的本質是創造,實行美術教學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如果孩子們是極具創造力的,那么他們的畫風肯定不盡相同。可是如果孩子們畫的都是簡筆畫,我們可以發現,就算學生想要發揮想象,制作出不同的繪畫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簡筆畫本身給予孩子的想象與自由創作的空間很小。
其次,無論孩子處于什么年齡段,他們畫一個物體都是大同小異。現實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對不同事物的理解應該是不同的,是在不斷變化的。可是我們在孩子們的美術簡筆畫作業上卻看不到這一點,它在制約孩子想象力的同時,也制約了孩子對世界的感知與思想,其審美心理一直處于相同的水平。
首先,簡筆畫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孩子對于圖形的記憶、觀察和想象能力逐步增強。其次,孩子在創作簡筆畫的過程中可以鍛煉手指和骨骼的活動。最后,孩子可以從中收獲到樂趣。
打擊了孩子繪畫創作的欲望與自信心,制約了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事實證明:在幼兒時期,家長、老師如果不教孩子們學習簡筆畫,只是提供給他們繪畫所需的材料與工具,那么孩子們什么都會畫,他們一會兒畫花,一會兒畫梨,一會兒畫貓……其實,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自由表達與創造,這樣孩子們才是在自由意志地創造著自己喜歡的、好奇的、感知到的事物。在這樣的繪畫氛圍下,孩子們要逐漸摸索才能夠實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創造力在不斷增強。如果在簡筆畫教學中,孩子們只是被動臨摹,如果經過長期這樣的繪畫練習,孩子的創作欲望會一點點被磨沒,其創造力就沒有了發展的機會,可以說,這樣的結果是簡筆畫教學造成的,是被美術老師誤導的。
首先,美術教師要從教育理念先開展,不追求繪畫的表面的效果,而是要以教書育人的理念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推行簡筆畫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創作熱情。其次,教師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給家長傳遞正確的美術教育教學的理念,讓家長與教師共同配合與努力,保證美術教育教學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