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健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城關小學,安徽 池州 247100)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同時數學也是一門引發人們思考的學科,如果學生只掌握課本上死板的知識,不會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那么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與水平就難以提高。小學階段的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關鍵階段,教師與家長不能一味追求學生學習成績,而是應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在日后學習中有所收獲。
我國應試教育在我國教育長河中占據主要地位,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素質教育被搬上歷史舞臺,這也是對應試教育發起挑戰。但是因很多教師思想觀念較為落后,教育理念仍停留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導致很多教學措施與教學習慣難與素質教育模式接軌。并且過于看重學生學習成績,忽視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重要性。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大量精力放在成績優異學生身上,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被教師忽視,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信心,從而失去興趣,最終導致數學學習成績下降[1]。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因此在開展數學活動時主要采用單一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被動接受教學內容,很少有機會與他人進行互動,在學習時遇到困難也不能及時請教教師。數學作為一門具有創造性的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通過長時間的數學學習,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缺少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強調計算過程與各種公式,而學生則是通過做大量的習題掌握知識、提升成績。這種模式過于機械化,難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2]。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擔任重要角色,因此教師的職業技能與個人素質都會對學生數學成績、興趣產生影響。現如今,很多教師認為小學數學內容十分簡單,他們自身知識就能對付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因此缺乏提升自我能力意識。大部分教師在對小學知識進行掌握后,卻忽略掌握教學能力重要性,教師只有在課堂上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才能提升課堂效率。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學內容。教師如果沒有對這些新知識進行學習,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難以滿足社會需求[3]。
實際上,數學教學并不是刻板的,很多時候教師可以將數學問題改編成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小學階段學生年紀較小,因此故事對于他們來說有極大吸引力,同時愛新鮮、愛玩也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使用傳統方法進行教學,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抵觸心理。反過來看,如果教師能將教學內容轉換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將故事情節帶到課堂上,使學生融入到故事中,那么他們就容易對數學產生興趣,進而學會主動思考、解決問題[4]。
人們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生活服務,同時數學源于生活。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學習不局限于課堂,而是穿插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對與數學有關的事件能夠細心觀察,從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與數學打交道,小到買菜算賬、大到企業買賣,這都與數學息息相關。學生只有用心觀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必能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與魅力。比如學生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數學知識在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被用到,比如父母買菜、到超市購物等,這個時候學生可以自己在心里默默算一下花費多少錢,最后核對一下答案。將數學與日常生活進行聯系,學生會利用更多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鞭策學生要好好學習數學,很少有學生愿意主動接觸數學,這就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更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最終會抵觸學習數學。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領航員,應當幫助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數學。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不斷拓寬學生思維廣度。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本次數學課的切入點,隨后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比如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等,利用鮮艷的色彩對學生感官形成刺激,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小組之間可以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利用這種方式,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最終激發學生求知欲。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屬于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應當做好本職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與此同時,教師與家長不要再單純追求學生學習成績,而是需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才能在日后學習中學會主動思考、主動探究。興趣作為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夠產生興趣,日后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化被動與主動,這也是我們最想要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