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香萍
(江西省豐城市小港中學,江西 宜春 331100)
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為符合新時代教育發展需求,初中英語應在改革與發展中不斷的優化,進而在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在下文中著重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改革與發展展開討論,為更多的初中英語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通常表現出極強的控制力,致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抑制自己的學習欲望,而且學生受到教師長期的控制,一般會產生抵觸的情緒,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因此,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學關系,進而在課堂教學中形成群言堂的教模式,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的發言。而且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學習中充分的表現自己的個性,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合先學后教、當堂達標的教學方法,該方法不僅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要求,而且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課堂教學效果符合預期目標[1]。
例如,在講解《Neighborhood》一文時,教師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內容,并提出以下問題:1.What are Jenny and Danny doing?;2.Whats beside the shopping center?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后,教師引導學生課堂學習時積極的發言,讓學生共同參與到課文討論中,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又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加熱愛英語學習。
在當前世界發展過程中,英語已經成為通用的交流語言,并在生活中不斷演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讓教學更加貼近生活,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自如的應用英語表達技巧。目前,我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扮演生活角色,學生在情境內掌握如何用英語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情境教學中,添加豐富的生活化道具,如椅子、鐘表等,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自由發揮,最終完成在情境教學中使用英語的目的即可。
例如,在講解《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文時,教師將貼近學生生化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時,應引導學生將已知的上學工具進行描述,然后在描述自己上學使用的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表演上學時的過程等。教師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描述使用的交通工具上學時,對相應的英語單詞有進一步的了解,如bike、bus等。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單詞的使用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技巧的培養,讓學生從生活化問題中更加準確的應有英語知識。
受到傳統課后練習方法的影響,作業量大以及形式單一的問題,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學生通常的表現都是在應付作業,沒有利用好課后練習學習英語知識。因此,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應具有開放化特點,豐富課后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在每個單元課后練習都能掌握英語的知識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在時態語句型單元課后練習時,教師應加入時態結構、動詞和分詞形態變化以及理解意思等,要求學生根據課后練習完成好課堂知識練習。而在對學生進行口語課后練習中,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作業范圍,應包括即興演講、概括大意以及復述課文等。另外,學生完成的課后的練習,教師應尊重每個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做好評價,在評語中多體現出鼓勵與幫助,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2]。
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以《Do you like bananas?》為題目的課后練習時,教師要求學生練習以下單詞,包括banana、hamburg、tomato等,同時掌握以下句型do you like salad?Yes,I do。然后教師對學生課后的練習進行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教師做出相應的評價,并以鼓勵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英語的信心。
在傳統的英語復習中,教師會根據學習內容,按照詞匯的重點程度、短語以及重要句型讓學生加強練習,并且長期的重復練習后進行測試,使學生在這種復習以及測試中,只是應付考試,而無法將英語知識真正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為使英語教學符合改革與發展需求,根據新課程教學將階段式復習形成競賽化的模式,在課時以及教學任務不變的條件下,讓學生更好的適應該種復習方法。目前,在該種復習方法應用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組成相應的小組,在小組內讓學生分別承擔主持、組織紀律等工作。同時,將所要復習的內容分配給各個小組,讓學生根據復習內容查找資料,并形成以語音題、口語以及句型轉化等練習形式,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參與到復習中,并且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作為與其它小組進行競賽的代表,通過競賽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復習的重要性,而且在競賽過程中更加愿意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做出相應的評價,并按照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評價方式的發展,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保證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又能根據教學方法改革的要求,促進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所以,教師應積極的應用多元化評價方法,減少傳統的終結式評價方法存在的弊端[3]。
例如,在學生完成制定的學習任務或者完成考試后,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參考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的平時表現作為學生學習的過程要素,期末考試成績作為最終結構的要素,將兩個要素共同結合,可使教師對學生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的平時表現的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態度、方式以及合作能力作為考察依據,并為學生建立平時表現檔案,然后結合期末成績共同作為學生的評價內容,使學生在各個階段的表現都能得到教師的肯定以及鼓勵,讓學生從內心中獲得學習英語的動力。
綜上所述,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應深化教學改革,通過多種方式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讓學生在正確的教學方式中不斷的成長,既可以提升英語素養,又可以利用英語素養的提升促進綜合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