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會
(貴州省桐梓縣中等職業學校,貴州 桐梓 563200)
中職語文教學與普通高中教學水平相當,但加入了相當比例的綜合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學,因此,可以說中職語文對職業素質教育更加重視,在對課程及教學方式進行定位的過程中,應注重實用性,為就業奠定基礎,既要對學生語文素養進行培養,還應使學生職業素質得到一定提升,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職業素質即勞動者在心理及生理的基礎上,通過實際操作、自我學習以及教育等形式所構成,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職業品質,其包括思想道德、職業技能、學習創新、文化知識等多方面素質。職業素質不僅包含職業能力,還包含了發展及提升過程中能夠用到的相關素質,這是工作者在社會工作中必須具備的職業綜合素質。所以,目前素質教育所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職業素質進行有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的職業素質,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憑借自身職業素質處理所面臨的難題。語文作為中職教育中重要的基礎課程,還具備較高的工具性,學好語文能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其他學科學習中和生活中的問題,只有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才能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教師應對學生寫作能力加強培養。既要教授寫作方法,還要督促學生練習寫作。這樣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寫好工作文案及報告。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對實用性應用文寫作訓練的重要性,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才能使學生在工作中能夠更好地應用應用文。應用文有多種形式,但教師在日常教學應用文的基礎上,可結合專業特點,制定側重點有所不同的寫作教學計劃。比如,文職秘書專業,應用文教學重點可落在計劃、總結、會議紀要等的寫作訓練;工程造價專業,可側重招投標書的訓練。這樣,提前為學生畢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使學生在找工作時,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加深別人對自己的印象。
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時,教師應對學生禮儀加強培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學生在找工作時,知禮識禮,形象會更好,更可以在面試者那里獲得更高的印象分。既不要過于謙卑,也不要過于高傲,應具備優雅的談吐,大方得體,充分表現出自己的職業素養。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在課堂內外都應以身作則、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禮儀,提升其綜合素養,彰顯出良好品格。
心理學家認為:成功的教學是依靠良好的師生關系及和諧的課堂氛圍來完成的。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主動地投入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最終完成職業素質教育。語文課堂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將自己視為引路者,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平等的參與,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面對學生,尊重學生,一視同仁,學會引導和啟發學生,調動其學習動機,充分提升語文課堂的凝聚力。比如,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讓表演能力好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朗讀能力好的學生進行領讀,鼓勵性格內向的學生多多發表意見,為學生提供多樣展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優點,并給予肯定鼓勵,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應及時提供幫助與指導,使其樹立自信心及積極向上的心態。
中職語文教學篇目選取了很多名家文章,他們在文中塑造了性格鮮明又別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比如,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塑造了勤勞、善良的母親形象,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了永不屈服、堅強樂觀的硬漢形象,《把欄桿拍遍》塑造了辛棄疾終生致力于國家統一的愛國將領形象。教師在分析人物形象過程中,應有意識地講述人物優秀品德,以其極高的職業道德對學生進行教育,為學生之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基礎。教育家梁啟超曾在中職學校中演講時指出:所有職業都是神圣可敬的。各種職業都具有趣味性,只有堅持才能發現其中的趣味。同時根據“中職學生的喜憂”進行了班級演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職業觀。
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不僅只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使學生真正地了解專業技能,以及對自身所學專業的就業態度,這些都不只是憑借專業技術的培養就能形成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對學生實施職業素質教育。中職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專業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職業素質教育計劃,將職業素養的內涵呈現出來。比如在講授《鄧稼先》這一課文時,教師應講解鄧稼先先生的職業,并與學生的專業作比較。許多學生認為職業有貴賤之分,教師應引導學生改變這種錯誤的思想,告訴學生們雖然鄧稼先先生的實際工資很低、工作環境很簡陋,但他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背負起自己的責任。以此使學生的責任感提升,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
中職學校學生在畢業之后會直接進入社會,其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就業及發展。中職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與交流方面占有著重要地位。教師可將語言表達教學以演講與口才、面試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實現,如在求職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企業招聘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擔任人事員工及求職者的形象,設置問題、完成任務,這樣,不僅能使枯燥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能讓學生在此類教學活動中更有效地獲得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學生表達能力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發現、指出、解決相應問題,并做好教學補充、調整與修訂,為學生之后的工作及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