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品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紫陽第一小學,江西 上饒 333200)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合作教學這一教學方法,其改變了傳統教師灌輸知識的一言課堂,使學生也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將合作學習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值得教師思考。本文則對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討論,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師提供幫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僅僅成績優異是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的。而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為了達到目標共同努力,在這種課堂學習氛圍下,學生將學會與他人溝通的技巧,與他人合作的默契度也將得到提升,這使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交際能力以及知識運用等各項能力都得到明顯的提升,而在將來走向社會時也能更好的立足于社會[1]。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往往都是“教師教學生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這樣就會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將失去對數學的興趣。而采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每個學生均為小組的成員之一,需要各自完成任務,這樣也真正的將課堂還給學生。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若想讓合作學習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將明顯的提升。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首先應創建情境,為合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確保學生能夠有足夠的興趣和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的時候,應該對教材內容足夠的了解,并且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根據教材創建合理的情境,使得學生有豐富的學習體驗,這樣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將被激發。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的認識”這一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問“何為三角形?在日常中有哪些物品的形狀為三角形?讓學生拍一些三角形的圖片”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播放這些圖片,這樣學生將對三角形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而通過這樣的情境創建,學生在上課前就準備好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更利于接下來合作學習的開展。通過學生圖片的收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合作,利用三角形搭建房子,并且同時也為學生準備一些輔助材料。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積極性將會提高,而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較減少對學生的干涉,讓學生間獨立完成。在此環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學習的問題進行小組探討,并找出生活中的實例,這樣更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知[2]。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并不是放任學生自己學習,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起到指導和引導的作用,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參入到其中,教師可以偶爾對小組成員進行調動,使得學生感受不同小組成員合作所帶來的的新奇感。合作學習作為學習的一種方式,其注重的是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完成一個目標組員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在此期間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使得學生在問題討論時可以耐心傾聽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并在融洽的氛圍內進行合作學習。另外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將各小組合作的任務量不斷進行調整,使得學生能夠體會到不同任務所帶來的的快感,同時每個同學也能參與到合作中去,這樣合作學習的作用也將發揮到最大。
在采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組間競賽,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而學生也會相應的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合作學習中去,這樣對合作學習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幫助的作用。通過組織小組間的競賽,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而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小組會取得勝利,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應用合理的手段,使得學生能夠更快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將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合作教學這一方法的時候,可以開展小組間的競賽,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會提高,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3]。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這一方法,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情和興趣被激發,而學習的主動性也將被調動,對數學教學起到促進的作用。對于教師而言,在應用合作學習的時候,應對方法不斷進行優化與創新,使其更適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這樣教學質量也將得到快速的提升。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合作學習,不僅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