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
(南昌現代外國語象湖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引言:小學語文的寫作能力是需要不斷去積累和培養的,這與其他的學科和知識學習是有一定區別的。而且現在很多學生對于語文作文的學習比較抵觸的,認為小學語文的作文是非常難理解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于寫作有足夠的興趣,才能夠把作文寫好。
在小學的學習中,如果小學生遇到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那么可能會往自己的切身實際上去聯想,對于寫作來講也是如此,一些學生如果覺得比較困難,可以把這一問題想象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去,借助情景來便于自己理解,也便于自己去表達,這樣可以為自己的寫作增加一些素材,不至于讓自己沒有內容可以去表達【1】。如果說沒有真實的情景作為依托,那么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去想象一個場景,把自己置身于場景中進行分析,那么在整個寫作的過程中就會更加順暢。
比如說,學生寫作“我的媽媽”這篇作文的時候,學生就完全可以去想去回憶自己與媽媽在家庭中發生的一些瑣事,無論是媽媽為自己準備一日三餐、還是為自己輔導功課,這些都是自己與媽媽之間才會經歷的小事情,而且是與眾不同的小事。把這些美好的畫面進行組織來寫出來,也是會是一篇非常溫馨而浪漫的小作文,比用非常華麗的詞藻寫出來的文章絲毫不遜色。
雖然說寫作更注重的是寫的能力,但是其實練習口頭表達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因為寫作和口語表達其實考察的都是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口頭表達如果比較順暢,那么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也會更加順暢,自己的思維會比較流暢。很多學生作文寫不出來,其實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維意識沒有得到鍛煉,整個結構框架沒有搭建好,總是在別想下一句些什么,如果讓自己的口語表達更加順暢,當在接觸到這一類的表達的時候,學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轉化為自己的寫作,寫作就會更有效率。
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注重讓學生去進行口頭表達,比如說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留出5 到10 分鐘的時間來進行小片段閱讀或者對于今天的一些經歷進行簡單的概述,讓學生都能夠聽得懂,并且可以借助更優美的語句來進行表達,這樣都有助于自己日后的寫作。這種形式也可以讓學生鍛煉膽識,而且會增加課堂的多樣性,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提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學生才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展開均要以學生作為出發點,能夠讓學生發揮主動性【2】。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學生敢想象,肯定學生的想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創造其發散的思維,對于自己的寫作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很多的教師對于學生的一些想法,覺得非常的荒誕,而這是學生一種新穎的想法,是值得鼓勵的,能夠讓其寫作變得更加熟練,提升其寫作的技巧。
比如說在寫作的過程中,很多的學生僅僅是通過描述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者是一些看到的事物,那么整篇文章就會比較平淡無奇,但是如果說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利用自己的創新思維來進行一些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那么這樣的作品就可能會得到潤色,內容就會非常的豐滿,所以教師應該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在小學作文學習中,可能大部分的作文都是由老師來進行評判,評出哪些屬于優秀,哪些屬于合格,哪些有待提升。其實教師可以讓學生互評,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學生在互評之間可以發現其他同學的長處,有助于學生去進行更好的學習。對于一些寫作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同學,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自我查找問題、借鑒其他同學寫作方式的一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去掌握寫作能力,而且讓學生可以有很好的寫作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要給學生一些評判的標準,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去評價其他同學的作品。
比如在寫作完成之后,就是可以把所有的寫作作品收集出來,然后將所有的作文打亂之后發給不同的學生,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評價,對于哪些地方是值得學習的,哪些地方是有待改正的,對于如何改進,如果有自己的建議的話,也可以指出,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也可以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總之,學生的寫作能力其實是考察的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創造情景、自我發揮的一個能力,學生要能夠敢于去想象,敢于去表達,把自己的一些真實感情運用優美語句來表達出來,這樣自己的寫作才會更有吸引力。所以學生不應該要畏懼寫作,而是應該要通過寫字來提升自己的整個語文素養,打好語文基礎,在自己的日后語文學習過程中也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