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高級中學義教部,新疆 阿勒泰 836099)
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新興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小學便開始。創新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現代將創新與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培養新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這是現代社會教育的最終方式。語言是學好語文的基礎,而語文又是學好所有學科的基礎,從小學語文開始,將創新精神融入進去,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調查顯示,近些年所進行的新課改,只不過對教師進行一種形式化的培訓方式而已,并沒從根本上滿足教師的基本需要,更不用說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了。同時,從新課改的內容上看,教師在課程開發中所占的比例明顯增大,從而使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增多,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將要面臨著新的挑戰與困難。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教學模式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目前尚有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只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學層面上。從而使得教學創新的意識不強,并且對教學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也不夠,甚至簡籠統地將新課改與新教材互為一體。從而,這種觀點一直影響著日常的教學和評價工作,進而束縛了新課改的推行,并阻礙了教學方法的創新。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生學生學習的起始階段。教學方法不但要靈活而且還要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但是,由于我國傳統語文教學方式的影響,許多語文教師仍就是按照“識生字—段落劃分——中心思想歸納”這三步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一般教師認為在一篇語文課文教學過程中,只要完成了這三步,便完成了教學任務。如此千篇一律,空翻乏味的教學模式,導致小學生自身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相互脫離,沒有堅持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根本沒有吸收進頭腦中,這樣一來就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能力不高。在小學階段,學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對新事物的認知也在不斷加強,因此老師應該采用靈活的方法,“寓教于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個性和鉆研精神的培養。
由于現實中可以提供的教學物資條件缺乏,可以借鑒的教學創新經驗較少,所以教師進行教學創新的時間和空間都很有限。加上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素質良莠不齊,很多教師將大部分的教學時間都用在了學生的補差上面,這就導致了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教學創新的探索,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我國的教育領域正在進行一場大變革,從原來的應試教育逐步變成了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時代賦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大當今世界的教育主題和教育特征。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實施創新教育對學習其他各個學科都是至關重要的。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由新課改的宗旨可知,所謂的現代化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而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若要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就必須實施創新教育,就必須著重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育思想。對于傳統的教育觀念,我們要進行理性的思考,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實踐并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指導性作用,而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教師必須要身體力行,采用自己的語言和舉止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同時,教師還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做到教師“教”與學生 “學”的統一,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教師只是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獨立去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戶外實踐活動不但具有動手性、靈活性,重要的是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它能夠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新能力。創新的最主要部分就是求異,即尋找不同于現有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要培養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不要被圈在現有解決方法的范圍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找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童話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是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需要,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塑造鮮明形象,用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情節,深入淺出、充溢童趣的語言文字,風趣活潑的風格來反映真實的生活,懲惡揚善,起到教育大家的目的。童話教學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小學生的自身特點就是天真活潑,富有幻想,很少功利心,樂于追求快樂,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童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起著重要的的作用,童話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求異思維作為創新思維的核心,就是要創造出和現有不同的東西。也就是在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知識水平,從另外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從另一角度來表達句子的意思,是句子呈現出一種表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為學生營造自由、和諧、開放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
多背誦、多聯系、多考試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大特點,它在基礎教育過程中有它的優點,同樣的它也有它的缺點。現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不斷的充斥著我們的思維,如果光是依靠死記硬背來記住這些信息的話,即使有再多的時間也不夠,那么我們就需要改變現有的學習方法,創新知識。而這些都需要語文老師的培養教導,作為一個合格的小學語文老師,需要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尋找發現教學新方法,創新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