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娜
(河北省蠡縣辛興鎮鄭村小學,河北 蠡縣 071400)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中的一個基礎科目,也是很重要的必修科目。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又處于最重要的地位,所以說小學語文作文是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從現代化教學中看語文教學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艱難,最終雙方都得不到想要的好成績。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往往是,教師講了很多,學生掌握得很少。為了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就必須改變作文教學策略,實現教師有所獲,學生有所得。
作文命題的生活化是指作文命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命題的內容要體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命題的科學化是指教師在擬題時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心里結構、認知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選擇適合該年齡段的題目,不能太過抽象。
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沒有專門設置小學作文教學的課程,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也往往沒有專門的輔導。教師在教學時會直接布置題目給學生寫作,學生也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應付性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樣的傳統應試教育應該進行改革。
針對上述應試教育出現的問題,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貼近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素材,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逐步讓學生養成關注現實的習慣,讓他們熱愛生活,樂于通過文字將真實情感表達出來。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體。語文的綜合性體現在多個方面,無論從其主題、時代的多樣性,還是語文選材的內容、結構、題材的豐富性都能體現其綜合性學科的一面。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時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閱讀是進行作文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目的,二者相得益彰。古有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破萬里路”,充分體現了閱讀在作文寫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作文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的意識和閱讀習慣,不斷擴大寫作素材知識庫。
但是在鼓勵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推薦的閱讀書籍既要貼近現實生活,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特點,不能超越界限,否則將事倍功半。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經典童話、古詩、故事書等,比如《安徒生童話故事》。但是《紅樓夢》等文學,雖然屬于經典,但是并不適合低年級小學生閱讀。所以教師在進行書籍選擇時一定要謹慎。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和經驗較少,用文字和句子來表達情感尚欠缺相關能力,所以在作文寫作時感覺到困難是理所當然的,教師應該理解。教師在學生作文課上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任何事情都不是問題。教師要幫著學生培養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克服寫作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機,等到學生在寫作中得到樂趣,并將其作為一種快樂時,作文對于小學生來說將由“怕”轉為“愛”,并且變得希望用文字表達情感。教學實踐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當學生對某一門科目產生興趣時,學生在這門課中的學習主動性將得到很大提升,創造性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所以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和動機,嚴禁用自己的認知結構來限制學生的思維發揮。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利用學生的眼睛看待問題,用學生的耳朵來傾聽世界,從而尋找自己的思想和學生思想的共鳴。然后教師要抓住時機點燃學生心頭火花,使其產生強烈的寫作動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欲望進行寫作。
“賞識”教育是課程改革以來,很多學校一直推行的教育方式。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對于學生作文的評價比較“簡單”,這種簡單就是指教師的一兩條評語可以陪伴自己走過多年的教學歷程。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學生每次看到自己的作文評語都局限于“較上次有較大進步,繼續努力”“閱”等,嚴重地打擊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會產生一種感覺:無論自己如何寫,結果都一樣,這樣久而久之,即使學生曾經很有寫作興趣,到后來也會失去寫作的動力。
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要著重去尋找和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把寫得好的部分標記出來,要注意對學生的表揚,即使是再小的進步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
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本身學習就比較難,作文作為語文的精髓所在,不論是教學還是學習更是一種挑戰,所以作文的教學之路是艱難的,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抓住學生的心里需求和認知結構,調整教學重點和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和寫作欲望,爭取在艱難的路上播撒希望的種子,結出成功的果實。